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碱地里的造绿者
  • 2010年12月10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董惠

    土生土长的寿北人王磊带着“盐田咋就不能产蔬菜”的疑惑一步步挑战着“大自然的缺陷”,硬生生的在大片盐碱地上种起了海水蔬菜--西洋海笋,并且创造性地在冬暖式大棚内成功培育起海水蔬菜。

    不搞盐,搞盐碱地

    入冬后的寿北,放眼望去一片荒野,土地和人们都在歇息,略显沉寂。

    然而,羊口镇清水泊农场,两个冬暖式大棚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涓涓卤水形成细小水滴后喷洒到田间,蔬菜长势正好。

    王磊,原是羊口镇的一名小学教师。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2002年,王磊下海经商,搞盐。但09年金融危机后,盐业不好干,就打算转行。“本来想做设施农业,机缘巧合下种起了海水蔬菜”,王磊说,当时去北京考察设施农业发展,无意中了解到海水蔬菜可在盐碱地上种植,“当时就疑惑,寿北也有30多万亩的盐碱地,咋就不能种菜呢?”

    顶着头上的疑惑,王磊开始游走于江苏、北京、济南等大江南北。做考察、听讲座。半年内出去一呆就是半个月。“当初想法很简单,我要在家乡土地上种出菜来。连盐碱地也能产菜,寿光才算名副其实的蔬菜之都。”

    彼时,朋友得知王磊要在盐碱地上种菜后,各种风言风语也不时回荡在王磊耳边。“干花钱、白忙活”、“这肯定不行”。王磊就靠着心中的一股劲儿,“就算不行,我也要知道哪不行”。

    海水种出蔬菜,愁销路

    2010年5月,在寿北羊口镇清水泊农场,王磊建起了50亩的西洋海笋示范基地。别人眼中的“天方夜谭”硬是让王磊变成了现实。

    菜是种上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接踵而至。6个多月来,王磊已前前后后投入几百万,但因是首次大范围试种,成功看起来似乎依然很渺茫。

    王磊搞盐的那几年虽然赚了点钱,但也就算稍好一点的买卖人,几百万的投入是一块一块攒下的,任谁拿着都不轻松。“开始做海水蔬菜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当时听专家们论证,其市场前景较大,又恰能弥补寿北的土地劣势,一石二鸟。就觉得是好事了。市场根本没考虑”。王磊点着手里的烟,一根紧接着一根。

    由于西洋海笋生产成本高、并且有着清热解毒、减肥降脂、降“三高”等多重功效,所以市场定位较高,每公斤要80元。“况且,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这就是一种新鲜物”。这样以来,市场推广也给王磊出了不小的难题。

    从试种成功,王磊开着车,后备箱里塞满西洋海笋,就前往各地游说推荐,很多时候自己并不受待见。“现在我们的菜主要走北京、青岛、淄博等大中城市的超市及中高档酒店。”王磊说,现在仍有不少客户在洽谈,但因自身产品品种单一,仅有鲜菜,市场并不好拓展。

    再种3500亩盐碱地

    初冬,记者来到清水泊农场的大棚里看到,3亩多的试验地里,一片绿油油的西洋海笋正在奋力成长。

    大棚距离办公室约有200米的距离,但王磊一天不知要反反复复走多少遍。

    每天早早来到农场后,王磊就会小跑着往大棚里赶。查看大棚温度、海笋长势等成了他每天的必备课。“用大棚培育海水蔬菜,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无经验可循,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王磊丝毫都马虎不得。

    现在,在寿光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基地的海水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此时,王磊心里有了个大胆且美好的蓝图:明年,他将在大西环和荣乌高速附近建设3500亩的海水蔬菜产业基地,运用寿光独有的“公司+基地+农民”标准化模式,让整个寿北的农民加入其中,一块致富。而现在的清水泊农村也将被开发为新的海水蔬菜研发基地,彼时,各种各样的耐盐蔬菜就能在这里找到一方土地扎根。

    而且,清水泊农场前,王磊也正在筹划建设海水蔬菜深加工基地,实现产业化运营。为此,又开始不停的奔波于全国各地,并向有经验的韩国种植商取经。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碱地里的造绿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