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人式的“硬骨头钻井队”———
戊午年春节采访32358钻井队
  • 2011年04月18日 作者:
  • 【PDF版】

    1966年1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视察胜利油田。

    原大众日报记者 张玉池

    在石油企业,好多岗位是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的。如钻井队在钻井时,只要一开钻是不能停的。不然,泥浆停止循环,就会造成井壁坍塌,埋掉钻具,导致油井报废。1978年,阴历戊午年春节的前一天(2月6日),我到胜利油田坚持节日生产的铁人式的“硬骨头钻井队”32358队的井场上采访,这一天刮起了东北风,风沙夹杂着雪花袭来,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但在这里却呈现一派热气腾腾的战斗景象。从井场到宿舍区,钻机轰鸣,歌声阵阵,谈笑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向地下要油的战歌。指导员孟庆勋对记者说:“钻井指挥部的先进生产者、泥浆工陶章锡,本来今年春节队里早已安排他回家探亲,2月1日,他打好了背包,准备第二天起程。这时党支部传达了上级党委的一项决定: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个队要调走一部分职工,成立一个新的钻井队。泥浆组原先五个人,调走两人只补充上一个新吸收的学徒工。看到这一情况,陶章锡心想,眼下钻井任务繁重,调走的老工人多,增加的新同志少,工作又不熟练,我怎么能离开岗位呢?于是自动放弃了探亲计划,坚持节日生产。除夕这天,他按时接班,投入了战斗。”

    节日里,工人们自觉地坚守工作岗位,出满勤干满点,大干社会主义不歇肩。指导员孟庆勋是油田的模范工作者,队长邓邦枢是钻井指挥部的标兵,节日期间,我看到他俩和工人们一起并肩战斗。他们正打的一口探井,是河口地区某断块西部扩大含油面积的关键井,地下情况比较复杂。1月25日,第二次开钻以来,全队职工团结战斗,克服了一道道难关,终于在2月4日,开始完井作业。可是,在准备电测、进行通井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因为井漏,造成上部井壁坍塌,井下遇阻。为了抢时间,优质高速地把这口井打好,节日里,干部、工人齐动员投入了战斗。队长邓邦枢、副队长王本福、徐福祥,分别带领各班,轮班奋战在井场上。正月初一的深夜零点,职工们正迎着凛冽的寒风和大雪起钻,泥浆不断从井口冲出来,从每个人头上,顺着脖子一直浇到脚跟,北风一吹冰凉刺骨,副队长徐福祥和工人们却若无其事,越干越欢。他们冒着井喷,扶刹把、打吊钳、精心操作,奋战三小时,终于把钻具起了上来。大家风趣地说:“新春佳节过得好,我们洗了个泥水澡,大干苦干拼命干,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一定早来到。”

    我被英雄的石油工人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感动了,连夜把稿子写好,题目是《钻机轰鸣庆新春》。因为在井队没有通讯工具,无法向编辑部发稿,只好在大年初一的下午,井队用值班车把我送到十几公里外的河口指挥部(现河口采油厂)用电话传送。一夜大雪后,路上很滑,十几公里走了一个多小时,晚上才在电话上一个字一个字地传到编辑部,2月10日(正月初四)就见报了。这期间,跟我一起住的85岁的老母亲,还在等我回家过年哩,但比起这些可敬的石油工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戊午年春节采访32358钻井队
难忘那激情岁月
风雪八昼夜 我们坚守岗位
让我们共回首50年光辉岁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