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如那时中国有一艘航母
—南海争端引发的海权启蒙
  • 2011年06月27日 作者:
  • 【PDF版】

    海洋邻国向中国提出海权要求海域位置示意图

    本报记者 张榕博

    海权是什么?

    6月8日,中国第一个海权教育馆在青岛开馆。在中国海洋大学、这座我国研究海洋知识的最高学府,一座昭示中国海权的沙盘悄然落成。

    在象征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平面上,星星点点的海岛像铺就着几代军人收复失地的进路,一条条虚线寄托着地质学家探索大洋的理想,蜿蜒的南海海疆描摹着一个海盗为南海主权贡献的宝图。而今天,这微缩的沙盘中,包含着每个国人不能再忽视的权益。

    在面向蔚蓝海洋的这个世纪里,我国仍有一半的海洋国土面临争议,数以亿万吨的海洋财富受到掠夺。

    “这都是我们中国的”

    “我曾经这样,让战友们拍一张照片。”

    青岛市信访局副局长战心喜张开双臂,紧紧贴在仿佛挂着一张南海地图的白墙上,“这都是我们的,这都是我们中国的”。

    在每一张中国地图上,南中国海上的岛礁只是地图增补部分一群密密麻麻的标注。但战心喜能叫出每一个岛礁的名字。在他眼中,这些岛礁被分成了几种颜色,红色的岛礁上有椰子树、机场、战友……其他颜色的岛礁上却有外国军队的坦克、火炮、掩体。

    那些岛礁本该属于红色,那是中国尚未收复的领土,57岁的战心喜一直牢记着。

    虽然青岛也有海,但战心喜的心仍在千里之外的南海。在那里,战友们喜欢称他老师长。

    1973年1月19日,西沙群岛的广金岛和琛航岛附近,四条中国小型舰艇顽强阻击来自南越的四艘驱逐舰。在力量悬殊的对抗中,中国军人用手榴弹和同归于尽的决心撑到了增援。然而,18位勇士再没有等到国土收复消息。

    西沙海战一年后,战心喜18岁。他穿上一身海军服,坐在大礼堂听西沙海战英雄报告团演讲。那是他第一次听到“海权”这个词。

    战心喜说,西沙海战后,有一些岛屿空了出来。但当时中国军事力量还到不了那么远,后来越南逐渐占领了这些岛礁。

    “假如那时我们有一艘航空母舰,可以派到南海各个海域,该有多好。”

    1988年,中越爆发3·14海战,中方全胜。那年夏天,中央军委决定在西沙建一个机场。这个机场的建立,向南海作战半径推进了330公里,使中国的航空兵可以第一时间巡航到群岛最南端。

    “我就是这个机场的头儿”,战心喜说,守卫这艘不动“航母”的8个年头,是他生命中最难忘的经历。

    这艘“航母”是三亚以南185海里的一座2平方公里的小岛,名叫永兴岛。

    小岛上只有一条珊瑚礁上铺出来的2400米长的飞机跑道。一旦战事来临,战机将从此加油,再前往国土最南端。

    “这个岛上的气候啊,高温、高湿、高盐,多台风。这里的铁栏杆,用了两年,用手一敲,就像酥皮月饼一样,稀里哗啦地锈蚀掉了;吉普车在别的地方用10年没问题,但在岛上两年,底板就被锈穿了。钢筋铁骨尚且如此,何况人的骨头呢。”

    在这个岛上,每天就是训练。两个战士面对面,一把吉他,“你弹了几声,累了,我再弹,就这样消磨一天、一个月,甚至一年。”

    但是,战心喜说,每个战士都爱它,因为它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每个人在这里都切身感受得到。

    “这都是我们的,这都是我们中国的”。这句话也不是战心喜的原创,他说,说这个话的是杨尚昆。

    一名海盗夺回的“发言权”

    在永兴岛,战心喜遇见了王恒杰,中国第一位自费赴南海考古的独臂老人,他们成了朋友。

    “战士们经常问我,西沙、南沙群岛离我们国家这么远,怎么是我们的国土呢?”

    “我说,因为我们的祖先最先踏上这个土地,如果我们守卫不了它,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后代。”

    战心喜说,这些话是王恒杰对着永兴岛千余名守岛官兵说的。官兵们用高举起的拳头和嗷嗷的叫声,响应着王教授。

    1992年5月13日8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从事边疆考古研究的王恒杰搭乘渔轮,从海南省琼海县潭门港出发,拿着全部积蓄820元前往南沙群岛考古。

    经过7天7夜航行,60岁的王恒杰在南沙群岛的永登暗沙,找到了一只形似海龟的动物———玳瑁。“听王教授说,玳瑁只在南沙可以看到。史书上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咱们的祖先就以玳瑁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向朝廷纳贡,这就证明我们的祖先最先踏上这块土地。”

    “每次去考古,王教授会来我这里坐坐,介绍南沙、西沙、中国南海的历史。”战心喜经常陪王教授前往各处岛礁。在那些无人岛中,战心喜找到最多的,就是明末清初的文物,可见当时中国海上贸易的繁荣。王恒杰说,中国的航海时代,不仅有郑和七次下西洋,还有郑成功父子开创的南海胜景。

    怎样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海权?战心喜说,王教授谈到的内容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祖先”。他认为,为国家海权而出力的有普通人,也有帝王将相,“只是因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名海盗,我们才很少提到他。”

    在近期发表的一篇名叫《海权的绝响》的文章中,也提到了郑芝龙。“这是中华民族海权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页。在国家公权力的支持下,‘海盗’郑芝龙终于成为中华帝国伸向海洋的矫健臂膀,200年来,中国人第一次重新夺回了海洋的发言权。”

    从小投奔大海商兼大海盗李

    旦的郑芝龙亦商亦盗。在明朝对荷兰打响的收复澎湖保卫战中,郑芝龙成为军事和外交冲突中的翻译官。李旦去世后,郑芝龙接替了他的地位。郑芝龙在与明朝官军作战中不断得胜,并夺取厦门作为陆上基地,奠定了其海洋霸主地位。在他受招安之前,他已壮大到拥有400艘船和六七万之众的规模。

    但荷兰殖民者并未收手,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再次开赴金门。在这个历史节点上,郑芝龙不再选择做海盗,而是接受崇祯皇帝招安,抗击外敌。

    东西方第一次大规模海战爆发。60艘荷兰大型军舰和近200艘小船,将金门附近海域变成一片火海。

    以郑芝龙的海盗家底形成的大明帝国海军,架着从英吉利进口的大炮向荷兰海军猛轰。这次史称“金门料罗湾海战”,让荷兰人“不敢窥内地者数年”。中国前往马尼拉的贸易航线至此开通。随后,郑芝龙彻底扫清了东西两洋的航道,通商范围遍及东南亚。“各国皆飞黄(郑芝龙)旗号,沧海大洋如内地矣”。

    崇祯皇帝获得了一个安宁、富庶的东南海疆,中国官方第一次通过郑芝龙对大洋深处实施了有效管理。

    开发南海,科学问题,还是外交问题?

    等待,还是等待。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所长秦蕴珊已经78岁了,他还等着有朝一日再赴东海、南海,为祖国探明一座海上“大庆”。

    22日,在秦院士桌子上,一张《参考消息》上醒目地写着越南对南中国海问题的最新说辞。

    “我希望你们报纸好好报道一下什么是海权,告诉读者,有多少本来是我们中国的岛屿,现在被这几个国家占据了,每年掠夺中国5000万吨的油气资源。”

    秦院士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经常前往钓鱼岛附近进行油气勘测;90年代中期,再去东海一些争议海域时,就遇到了日本船只和飞机阻止。

    “他们骚扰你,不让你正常地完成科学研究,上面有飞机看着

    你,下面有船来撞你。”

    为了避免国际争端,2000年以后十几年时间,全国几乎所有的科研机构申请去考察,都很难获批。

    在秦院士看来,简单的科学问题,现在越来越复杂。

    “比如说大陆架的划分,有科学上的划分,也有海洋法公约的划分”,秦院士说,科学的划分,从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到大陆斜坡的部分就是大陆架,但是海洋法公约还要将斜坡部分本身以及大陆隆算入大陆架。

    “在地图上一画,感觉大陆斜坡和大陆隆并没有多大。但在地球上,这就可能意味着几万甚至十几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这片海域是否存在油气田就不好说了。而从海面上讲,往往这几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在南中国海就是一条重要的航线。”

    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上签字,然而这项公约在南海大陆架划分方面对中国并不利。美国出于同样考虑,当时选择拒绝签字。

    “很多人埋怨政府,对中国不利怎么还签字呢,但这是有历史条件的,况且签字的外交人员也不会想到一个大陆架在今天惹出这么多麻烦。”秦院士说。

    中国关于大陆架的麻烦有多

    少?

    秦院士拿出一张地图,从黄海、东海到南海,中国与周边大陆架的争议几乎遍布地图。“你看,文莱、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尼这些国家主张的疆界,都把南海大部分囊括进去了,越南几乎还把海南岛包围起来,原因就是他们占据着本该属于我们的岛屿,并以此主张他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疆界。中国控制的岛屿很少,南沙只有7个。”

    秦院士介绍,南海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石油在西沙油气勘探上做了很多工作,后来,越南在这些区域打出来了石油。现在仅南海周边五国每年从我国掠夺走的油气资源就达到5000万吨,相当于从我国搬走了一个大庆油田。

    “虽然我们是科学家,但我们时刻关注南中国海岛屿归属和边界划分的信息。”秦院士说,一位外

    交官曾对他说,你们搞好科学研究就行了,开发南海和东海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复杂的外交问题。

    但秦院士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关注海权。“海权是什么?老百姓总觉得,中国这么大,有没有那几个岛屿无所谓。但这个海权啊,不是占了一个岛屿那么简单。”

    秦院士说,如果日本人把钓鱼岛占领,中国的石油运输线路就可能减少。“现在,中国进口的70%—80%的中东石油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运向国内的。为什么我国在中亚搞了几条油气运输管线,就是为了防止我们的海上生命线被切断。”

    你家窗户外有没有监控探头?

    海权到底是什么呢?

    6月8日,经过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干炎平多年努力,中国海洋大学承建的中国第一个海权教育馆开馆了。

    在海权教育馆第一馆室的门口,一张展板上写着: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其他海洋权益,但这其中海洋邻国向中国提出了15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权要求。

    “我们应该怎样告诉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海权?”至今,中国高校中也没有一门专门教授海权知识的通课。

    “清朝之前,中国的航海贸易非常发达。但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后,不让我们的人出去的目的达到了,但没能阻止侵略者进来。”干炎平说,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海权的主动丧失,只能使陆地领土更加容易被侵犯,唇亡齿寒。

    我国已探明海洋矿产853处,近海石油储量250亿吨,天然气14亿立方米。海洋越发重要,不少国家也开始重视和争夺海权,干炎平说,现在南海周边5国对南海掠夺和侵占就是这个原因。

    “他们对以往的历史不承认,而且还要给南中国海改名,去掉历史的印记。”

    对此,干炎平说,我们在国际社会要讲道理,但是我们首先要懂这个道理,学生更要明白,他们错在什么地方。

    “沿海国家管辖的港口、领海、大陆架,这都是我们的权益。公海,属于人类的共同财产。”干炎平说,我们还在太平洋争取到了7.5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开发权益。

    对于传统的航行权,干炎平说,“索马里海盗威胁我们的船只安全了,我们就要去护航;越南等5国强占我们几十座岛屿,我们有权把它收回;美国人在我们家门口的海域搞军事侦察,我们有权力赶他走!”

    干炎平说,美国多年都在同中国纠缠自由航行权的问题,他们的航母在我们的领海通过没有问题,但是他们会停下来搜集水温、气象、水深、海水密度等数据,甚至搜集情报。

    “如果我们的潜艇出动,水文发生变化,这样我们一出门,人家就知道了。”

    干炎平说,海权对每个人不再是遥远的事情,这与你家门是不是被别人放的东西堵了,你家窗户外有没有监控探头,你出门上班的道路是不是要收费一样重要,只不过,海权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但至少现在,南海周边五国与我国的领土争议,唤起了国人对海洋权益的重视,是一次很好的海权启蒙。”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如那时中国有一艘航母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