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照市人民医院原妇产科主任董蔚
72岁“董奶奶”仍上台做手术
  • 2011年06月27日 作者:
  • 【PDF版】

    6月23日下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生办公室内,董蔚(中坐者)与同事研究工作。

    本报记者 贺超 摄

    文/片 本报记者 贺超

    她是第一个分配到日照、支援卫生事业建设的女大学生。她首创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在全国推广。在日照,经她接生的有数万人,她如今依然工作在第一线。她就是日照市人民医院原妇产科主任———董蔚。

    喜欢有人叫她“奶奶”

    “按照年龄来算,你应该叫我‘奶奶’。”23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生办公室内见到了董蔚,她正在整理手头的一些资料。

    董蔚说,自己从医这48年来,收治的病人和接生的婴儿不计其数,如果说用数字衡量的话,至少各有数万人。虽然现在自己亲自上手术台的机会少了,但是有时间还是会亲自做一些手术。在医院里,很多中年的医生、护士,都会亲热地称呼她“董姨”,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般都叫董主任,“但我还是喜欢他们叫我奶奶,这样显得更亲。”

    72岁的董蔚还自己开着车出门。2003年,董蔚考取了驾驶证,经常开着车上下班,有时候还开车拉着老伴和儿孙回青岛探亲。现在董蔚开着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在回青岛的路上,经过收费站和轮渡码头时,好奇的收费人员都会往车内看一看,吃惊于车内的驾驶员竟然是一位七旬老人。过完周末,董蔚在周一早上5点半开车出发,不到8点就能赶回日照,正常上班的时候也不会迟到。

    董蔚最喜欢的事,就是跟同事们在一起工作。因为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很多同事都买了红鞋、红袜子送给她,兴奋之余,董蔚感受最深的就是幸福。现在妇产科方面的技术能手,大多是董蔚一手带出来的。虽然早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依然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因为董蔚从情感上舍不得大家,大家也舍不得她。

    在日照工作了48年

    “我毕业的时候,有两种选择。”董蔚说,自己1963年大学毕业,一种选择是回到家乡青岛,陪在父母的身边,能有一个不错的工作环境;另一个选择就是支援农村的医疗卫生建设。因为当时国家为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县级医院,当时的日照县医院也在此范围之内,于是董蔚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郑重地写下了“服从国家分配”六个字,被分配到日照县医院工作,这一待就是48年。

    作为支援日照卫生建设的第一名女大学生,刚到日照的董蔚住在县医院的平房宿舍里,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当时的县医院地理位置很偏僻,条件十分艰苦,医院门诊加病房也就是三排平房,床位总数不超过100张。董蔚告诉记者,在18平方米的宿舍里,大家睡的是大通铺,房顶上铺的是高粱秸,常年的灰尘成缕地垂下来,每到晚上刮风的时候,这些灰尘会随风摆动,在月光的映照之下,像一条条舞动的蛇,每次都会把她吓得够呛。

    由于当时的县医院缺乏女医生,不久之后董蔚的身份便由外科医生变成了妇产科医生。上世纪60年代的日照,大多数时候用的是旧法接生,这种方法会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一些疾病,轻则损害健康,重则危及生命。参加工作之后,董蔚和同事们一起,积极地推行新法接生,给广大产妇带去了健康。

    足迹遍及日照

    “手术刀和自行车是我工作的两件宝,一样都不能少!”董蔚笑道。那时的县医院,条件很简陋,全院只有一辆救护车,一般情况都是在出现急诊病号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在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董蔚都是跟同事们一起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各个乡镇。后来也曾经去过五莲县和莒县,到上世纪90年代,董蔚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日照市。

    给董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70年代中期在岚山区甲子山(地名),一名三胞胎产妇当时已经生下了两名婴儿,到了最后一个却出现了难产的情况。当地卫生院没有能力处理,于是紧急向县医院求助。接到通知的董蔚立即坐救护车赶到产妇家中,路上花费了两个多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和家属就一直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经过董蔚和产妇的共同努力,最后一个婴儿顺利地生了下来。

    从1972年开始下乡,到1982年亲自操刀日照县医院第一例宫颈癌手术,董蔚在当时的日照县卫生领域,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第一次”。她曾经获得过国家计生委、卫生部颁发的“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证书,首创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虽然董蔚现已年过古稀,但是现在依然工作在第一线,经常做手术。

    援非两年

    1978年7月至1980年10月,董蔚去过非洲支援坦桑尼亚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她回忆道,出国之前进行了20天的语言突击培训,到达坦桑尼亚之后,一名翻译陪伴了他们半个月的时间,之后,董蔚跟其他医护人员可以与当地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看病也不是一件难事。

    “因为当地的医疗条件水平非常差,所以当时主要是为普通老百姓看病。”董蔚说。坦桑尼亚的百姓患病的非常多,在两年时间内,大大小小的手术一共做过500多例。非洲的天气非常炎热,蚊蝇多,不管是白天黑夜,上班都穿着长衫长裤,尽管“全副武装”,但依然挡不住蚊虫的攻击,有时候蚊子能隔着裤子吸血。在这两年间,董蔚得过九次疟疾,回国还得过一次出血热,身体非常虚弱,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创建婴儿室

    1977年董蔚到上海进修,接触到先进的医疗设施,于是她产生了在医院建立婴儿室的想法,但是当时医院条件有限,并不能满足她的想法。于是董蔚和同事们亲自动手,把一些旧床单、被罩撕成条,做成尿布和小被子,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杀菌消毒,建成了当时县医院第一个婴儿室。

    在1985年,日照县医院的门诊楼投入使用,妇产科由原来的一间平房变成了一层楼房,那时候来医院生孩子的产妇数量有所增加,由于婴儿室与病房之间的距离远,护士们不能一个一个地抱孩子,于是董蔚亲自设计出一款双层小推车,在当时也是一件很新鲜的事。

    董蔚坦言,这辈子最看不够的就是孩子。因为工作关系,董蔚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妇女和孩子,她很理解产妇和孩子对一个家庭的意义。每当出现紧急病情时,全科室上下齐心协力,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人物简介

    董蔚,1939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63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分配至日照县立医院(现在的日照市人民医院),进入妇产科工作,1984年任妇产科主任,1993年晋升为妇产科主任医师。多次荣获国家、省级荣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妇产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8年,积累了丰富的难产诊断和处理经验,形成了剖宫产特殊术式———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在全国推广。在妇科肿瘤治疗方面,实施一套完整的手术、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填补市内妇科腹膜外淋巴清扫、宫颈癌根治、卵巢癌根治等大手术的空白。开展了乙状结肠代阴道术、腹膜代阴道术、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子宫病灶切除术,结扎髂内动脉和阴道上动静脉止血术等高难手术。

放大 缩小 默认
72岁“董奶奶”仍上台做手术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