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情小报19年
  • 2011年07月25日 作者:
  • 【PDF版】

    ▲左侧是《嵩山乡情》编写组的四位老人。(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廖雯颖

    在广东梅县白渡镇嵩山村,几位离退休老人义务办了一份家乡小报《嵩山乡情》,经费全靠乡亲赞助。这份乡情小报一办就是19年,不仅“发行”到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还远达十几个国家。

    每隔三个月,嵩山村吴庆茂的家里就会变得特别热闹。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二楼客厅的“编辑部”里,戴着老花镜,捧着报纸清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校稿。确认无误印刷后,一群村里的孩子就会赶来,帮忙把几百份报纸整整齐齐叠好,塞进信封,再粘上复印好的写着收件人信息的纸片。

    随后,几位老人带走各自负责“发行”的报纸;报纸的主编———71岁的吴庆茂则要把500多份装好的报纸统统塞进一个大麻袋,骑着摩托车,把这个五六十斤重的大包裹运到离村子几公里远的白渡镇上的邮局去。

    几天或十几天后,这些盖着“广东梅县”邮戳的信就会出现在除了青海以外的全国各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

    此时,村里则雇一位老人送报纸,从村头走到村尾,送到商店、学校等所有公共场所,供村民翻阅。太远走不到的山里,老人就托人捎过去。

    这样的流程,《嵩山乡情》每期都要走一圈,如年轮般悠悠转过了十九个年头。

    这是一份民间性质的村办小报,每三个月出两期,每次印1200份,4开4版,铜版彩印,登的都是家乡变化、乡情故事、客家风俗、趣闻典故、知识文摘,像一个个豆腐块。主编吴庆茂算过,每期能容纳12000字左右,再加上16幅左右的图片。

    编写组是由四位嵩山村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组成,其中最年轻的是71岁的主编吴庆茂,年纪最大的李兴中已经86岁,另外两位成员钟仕聪和黄同安也都年近耄耋。

    一开始报头只有“嵩山乡情”四个书法题字,后来加了一句“谁不说俺家乡好”。有读者反映,“俺”不是客家人说的话。主编吴庆茂想了许久,改成了“月是故乡明”。

    这个面积只有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客家山村是著名的“华侨村”,如今村里人口仅五千左右,多为老人、妇女和上学的孩子,在外地的有七千多人,散居14个国家和地区。

    因为相隔千里,《嵩山乡情》1992年创刊时的宗旨就是“传乡情,连乡亲”,因此被要求多写家乡的发展变化,务必坚持“家乡味”。

    离开家乡50多年、早已定居青岛的青岛大学教授巫拱生是《嵩山乡情》的忠实读者。他和妻子每期都会给编写组汇去两三百元以示支持。并把收到的《嵩山乡情》装订成册,放在客厅沙发旁边,以便随时拿起来翻阅。

    “看了多少遍?想家就看,至少几百遍了!”巫拱生一脸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还拿给楼上楼下的邻居看,他们都羡慕得了不得,都说难得,他们老家可没有这个。”

    在合订本的内页,这位78岁的老教授端端正正写着几行字:“家乡寄来的最珍贵的礼物,最宝贵的精神食粮,最难忘的特殊家书。”

    每期都在盼,盼来了就反复地看,甚至哪篇文章在哪一期都烂熟于心。2008年春节,他专门和妻子回乡探望,“回一趟家不容易,要不是有这个,我对家乡感情没有那么深。”

    主编吴庆茂是《嵩山乡情》的元老。2002年,他从白渡镇中学教师岗位上退休,接过了《嵩山乡情》的担子。从此,这个一头白发的老人要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这份小报上。

    每个月都有十几封来稿从各地寄来,吴庆茂要看后再加以删改。有时候他不得不戴着老花镜再手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来信的字。

    “我常说我是身兼十几职:主编、财务、秘书、接待员、联络员、邮递员、卫生员……要处理稿件、要接待、要联系、要回复,都是我一个人。”他扳着指头细算,说得口干舌燥了,喝一口本地的花茶,然后摇头感叹。

    19年里,这份小报的读者逐渐增加;印刷数量从最初的500份到如今的1200份,其中多数寄到外地。广东省内最多,台湾有十七八份,国外十几个国家。

    “邮费太贵啦!”吴庆茂说,最贵的是寄到美国、加拿大,一封信就要11块3。他一般都寄到当地的同乡会所在地,让其复印几十份给需要的人。“报纸经费都是靠热心乡亲捐赠,节约一点嘛。”

    这份报纸村民爱看,乡镇干部爱看,不少外乡人也爱看。白渡镇上一个超市的老板就主动要付费“订阅”。他向吴庆茂抱怨,放在超市里的报纸他还没看完,就不知被谁“偷走”了,他只好把报纸锁在抽屉里自己慢慢看。

    国外的游子就更加渴望这封来自故乡的特殊家书。一收到就赶紧复印几十份上百份分发。如果没有在正常时间收到,就会打电话来询问情况。

    因为《嵩山乡情》,不少漂流在外的嵩山人寻到了根、联系上了老家。这几年每年春分,台湾的吴姓族人都会派代表回乡祭祖,多的五六十人,少则一二十人,都是通过《嵩山乡情》找到了老家。

    今年春节,吴庆茂接到一个来自四川成都的电话。一位80多岁的嵩山老人吴奕球在电话那端泣不成声:七十年前就离家打拼,远走成都,几十年来和家乡亲友少有联系。今年春节,侄子到成都来看望,谈起家乡办的报纸他才知道此事,特意打电话要求吴庆茂给他寄报纸。

    5月,老人写来长达6页纸的回信。信中说他收到报纸后,当天激动得一直翻阅到夜里12点,“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很多已经忘却的往事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家乡的各种片段,老人自觉像断了线的风筝又接上了线,一再叹息:“此生无憾。”

    《嵩山乡情》办了19年,远近村子都知道嵩山村出了一份报纸,影响力越来越大。通过《嵩山乡情》,海内外的乡亲前后捐款七八百万,为村里修建了十几公里的水泥路和十几座大小桥梁,翻修了学校和祠堂。

    其他的村子也开始效仿,“有个村子办了两期就停了,有个村子钱够了,但是办了六期就没有稿件来源了,江郎才尽啊。”吴庆茂嘿嘿地笑了,“像我们这么小的村子办报纸办了这么久,全国基本没有。”

    不过让这几位热心老人发愁的是接班人问题。86岁的李兴中近年来身体不好,“年轻人”吴庆茂即使精力充沛,还是时不时感到“精力透支、力不从心”,“每到要出报纸,就有点怕”。

    两三年前,他曾试图培养一个50多岁的主编接班人,他挺满意,可后来那人还是离开嵩山村去深圳了。

    “要热心公益,有责任心,要有相当的文化造诣,还要在村里和乡亲里有一定的联系力和号召力。”吴庆茂列举了接班人的条件,而要在村里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人选,着实困难。

    “我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吴庆茂说,有些人劝过他急流勇退,他却不希望办了19年的报纸停在自己手上。

    “谁知道能出到哪一天呢?”窗外的蝉叫着,沿着屋前小路望去,翠色的芭蕉叶在湿热的风里轻颤着,吴庆茂抹着额上的汗,叹了一口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乡情小报19年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