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90后,照样能吃苦!”
一些大学生在餐饮服务行业中锻炼自己
  • 2011年07月25日 作者:
  • 【PDF版】

    孙振利、张宗凯正在擦拭玻璃。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一身迷彩服,认真擦拭着玻璃和墙面,汗水一滴滴落在脚下……20日,记者在南阳水苑度假村见到济宁学院大二学生孙振利时,他正在认真地工作着。 

    “别人都说90后不能吃苦,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所以我们要向社会证明这一点。”和孙振利一起打工的大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都是在本报“大学生暑期打工汇”对接洽谈会上找到的工作。 

    “为了让我们适应餐饮服务工作,公司专门组织了3天的培训。培训中老师讲,餐饮服务行业要求非常严格,并且非常辛苦,一定要有毅力才能坚持到最后。”孙振利说,经过培训后,有3名女生感觉辛苦离开了,其他人都决定给自己多一次挑战的机会。 

    工作中,孙振利和来自山东科技大学的张宗凯分到了一组,经过几天的交流,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下一步,两人将从事同样的职务———前厅接待。 

    “作为餐饮服务员,对待每一位顾客都要面带笑容,这不光从语言上锻炼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是一次很好锻炼。”张宗凯笑着说,家人和朋友知道他去做餐饮服务员时,都说他不一定能够坚持下去。但张宗凯并不这样认为,“首先我要证明我能吃苦,在我看来,将来步入社会也将遇到许多困难,如果能够提前接触,便能够汲取更多克服困难的经验,减小与社会间的差距。”   

    南阳水苑度假村前厅部经理韩凯告诉记者,在“大学生暑期打工汇”对接洽谈会上,共有80多名大学生报名,培训时来了50多人。经过培训和实习,许多大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工作。“在打工的大学生中,许多学生来自国内名校,但他们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怕吃苦,让我们这些多年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人都非常敬佩。” 本报记者 高建璋 张晓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希望通过打工学习到销售策略”
“我要用打工工资给妈妈买些补品”
“我们90后,照样能吃苦!”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