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负债人欠银行贷款却被社会人员催要,当事人及家人受到“冷暴力”语言暗示———
“我欠款,就该被威胁?”
  • 2011年10月18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姚楠 周千清

    近日,温州跑路的企业主成为媒体焦点,主要因民间高息借贷被催要债务压垮了企业主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管是民间借贷,还是银行贷款,如果债权转让后,讨债方式变了味道,就会给社会、金融环境以及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小型微型企业本是大企业的萌芽,菏泽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遍地开花的小企业。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渴望资金的扶持,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无异于雪中送炭,而催款则像釜底抽薪,让许多有志于长远发展的小企业半道夭折。

    市民疑惑:

    银行雇人来要钱?

    “银行贷款应该由银行来催收,他们怎么能雇社会人员向我催要贷款呢?”近日,郓城市民王先生家里多了2名“常客”,一直催促他尽快还清银行贷款。

    原来,2006年3月份,为了投资棉纺生意,王先生在郓城县某银行贷款4.6万余元,后因经营不善,生意惨败收场。“因为没有流动资金,所以一直没有归还贷款。”王先生说。

    今年8月份起,2名20多岁的年轻人,隔三差五到他家催要银行贷款,家人的生活受到干扰。“哪见过这阵势啊?他们都不用干啥,站在门口我们都害怕。”

    王先生遇上的烦心事不是个案,记者近日接到不少市民打来热线电话,均称“银行雇佣社会人员来讨要贷款”。

    郓城市民李先生从事建筑生意,他最近也被人到家中索要银行贷款,几名自称某公司的年轻人来家中几次后,他再也没心思放到生意上,“光顾着担心老婆孩子了,啥事也干不了。”

    郓城市民刘先生现在北京工作,最近与家里电话联系频繁了很多,因为自从前几天他母亲哭着给他打电话说几个“社会青年”来家里要债后,他就对家人的安全担心不已。

    接受电话采访时,他一再核实记者身份,警惕性特别高。

    金融机构喊“冤”:

    债权已转让

    对于王先生等人被一些公司追讨债务的误解,郓城该金融机构负责人李先生直喊冤。原来,负债人所欠银行贷款,已于近期作为不良贷款转让给投资公司,并登报公示,履行了通知义务。目前负债人已和银行无债务关系,而是“谁拍得了他的债权,他就欠谁的钱。”

    据了解,为了降低不良贷款比例,该金融机构最近一段时间处置了2005年以前的多笔不良贷款,主要的方式就是对贷款评估后,以低于贷款额的价格拍卖给有资质的投资公司,以此剥离不良资产,实现更好的发展,这

    是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常用的方法和手段。

    “打个比方说,本来欠10元的债,拍卖的时候可能2元就卖了。”李先生解释道,实际情况是,由于拍卖的债权多数为2005年以前的贷款,收回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操作中,这个比例相当低。记者了解到,郓城当地一家投资公司仅以20万的价格就拍得500多万元债权,这意味着该公司只需要回20万的贷款,就算收回成本。

    “投资公司在较大利益驱动下,必定想方设法要回贷款,他们往往使用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手段,比如言语暗示、持续骚扰、不断找茬等方式,让负债人受到威胁。”一位深谙公司讨债方式的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如果是企业负债,他们会事

    先调查好企业的地址、人员、运转模式,还会调查法人的家庭基本情况,这都是催债时的砝码。

    用家人来暗示是最普遍也是最好用的手段之一。“比如说,他们催了几次后,就说‘你孩子是不是在哪里上学?要不让我帮你接孩子?’之类的,从字面上挑不出毛病,报警也没法报,但确实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威胁感。”

    小企业艰难:

    资金链断裂就完蛋

    对许多贷款的小企业来说,债权转让让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凶险。牡丹区的周先生至今对3年前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亏损倒闭,心痛不已。5年前他曾从银行贷款20万元用于经营网络公司,经营最好时,公司有18个雇员。但由于不熟悉市场,再加上资金一时周转不开,两年后公司无奈宣布破产。

    “很多时候失败后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银行扶一把,别催那么急,没准我的公司就能活下来,也能做大。”周先生遗憾地说。

    经营服装批发生意的刁先生也接到某公司的催款通知,他刚刚进了一批价值三、四十万的冬装,他告诉记者,“卖得好的话,也得半个月才能收回来,要是卖得不好,可能半年都收不回来。这个时候催我还款,我真拿不出来,硬要我还,可能生意就卡在这儿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欠款,就该被威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