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近惠民县李庄镇敬老院崔宝玉
七旬老太22年守护敬老院
  • 2011年10月19日 作者:
  • 【PDF版】

    崔宝玉(前排左五)和她的大家庭。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景坤 王晓霜 通讯员 董士达

    22年前,她来到敬老院工作,那时她是一名临时工;22年后,这里成了她离不开的家,她还是一名临时工,不过大家亲切地称她“老院长”。当初因为编制问题,她一度要被辞退,敬老院里的老人哭喊着反对,她才得以留下来。

    “孩子,找到妈妈你就回去,找不到妈妈,你就是俺闺女。”几天前,一名智障女孩被送到敬老院,崔宝玉把她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

    惠民县李庄镇敬老院临时工崔宝玉,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着爱。

    做了22年临时工,只回过家两次

    崔宝玉今年70岁,1989年,她48岁的时候接受了镇里的安排,来到惠民县李庄镇敬老院做了一名临时工。22年间,她只回家过了两次春节,其中一次是小儿子结婚,另一次是看望孙女。

    “家里也没什么需要我去做的,孙子孙女都大了。这里离不开我,都是些倔老头倔老太太,我得天天守着他们。”崔宝玉笑着说。“两个大孙女想奶奶(崔宝玉)了,就从家里来敬老院,跟奶奶睡一张床,一边一个。”旁边的李大姐笑着说。

    谈起仅有的两次回家过春节,崔宝玉说得很轻松,“小儿子结婚,我得回去一趟。还有一次回去是因为孙女想我了,我年三十回去的,初一回来的。我一回来,有的老太太见着我就哭了。”爽朗的笑声让我们看到了她乐观的心态。

    迎来人送走人,她把自己熬成七旬老太太

    崔宝玉刚到李庄镇敬老院的时候,敬老院只有四十多个老人,现在已经近七十人了。这些年,不断有人来,也不断有人走,算起来,去世的有近百个了。“原来的时候,我一个人就能给他们穿衣服。现在不行啦,有时候,一些老人从床上掉下来,我得先把头抱到床上,再把腿抱到床上,体力跟不上了。”崔宝玉说。

    其实,按崔宝玉的年龄,应该是别人来照顾她了,敬老院里有一些还比她年龄小,但崔宝玉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应该被照顾的对象。“在这里,也都是互相照顾,他们不方便的时候我照顾他们,我原来是当医生的,平时能给他们看看小病,主要是他们之间能相互照顾了最好。”崔宝玉介绍,原来有一些老人性格孤僻,两个人住在一间屋里,共用一张桌子,你擦这边我擦那边,合不来,崔宝玉就不停地去给他们调解,让他们互相照顾,你帮我端饭,我帮你铺床,现在的李庄镇敬老院像一个温暖的家。

    三次面临被辞退,敬老院的老人哭喊着反对

    据李庄镇镇委工作人员董士达介绍,根据要求,曾经三次要辞退崔宝玉,因为她在敬老院一直是一个临时工,但是她一走,老人们都不愿意,哭着喊着反对,所以崔宝玉这临时工的身份就从1989年一直干到了现在。“现在她的工资是一个月三百块钱,她的孩子也想让她回家歇着,帮孩子照看店面几天挣的可能就比在这里一个月挣的还多,但是她一点也不在乎这些。十里八村的都说这个人好。”

    “我在这里呆了二十多年了,我跟这些人是一家人,这儿是我的家。孩子都大了,成立自己的小家。在家里做得再好也就是个母亲,但是在这里还有几十口子人呢,他们也可以说是我的家人。”虽然镇上安排了专门的人来负责敬老院的日常事务,但大小事情还是离不了崔宝玉,用李庄镇民政办马玉明的话说,崔宝玉是这里“不是院长的院长”。

    谈话间,崔宝玉谈起了敬老院前两天刚接收了一名智障的女孩,“刚来的时候啥也不说,现在开始说话了,吃饱了就说吃饱了,问她穿得暖和不,她也会说暖和。”临走前,记者提议为敬老院温馨的一家人拍张全家福,崔宝玉拉着智障女孩的手走到人群中,“咱们一起拍张照片,帮你找找家人,找着妈妈你就回去,找不到家人你就是我的闺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谱、作曲,他让山东吕剧得到重塑
七旬老太22年守护敬老院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