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晓松为啥不能再当评委
  • 2011年11月10日 作者:
  • 【PDF版】

    “名人醉驾也不能免罪”,是法治的成熟;能否理性看待出狱后的高晓松,则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成熟的社会道德观,能不能懂得,适时的原谅也是一种美德。

    半年前,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驾入刑,成为“名人也不能免罪”的一时谈资,半年后,高晓松刑满释放,没想到舆论关注此事的热度依然不减。

    近日,有媒体以“高晓松可否继续当评委引争议”为题报道说,“中国达人秀”节目组表示,高

    晓松有望继续担任评委。没想到这一表态却引发了相当的争议,赞同者认为,刑法释放人员不应受歧视,高晓松也不例外。但更多的是反对声音———很多人认为,高晓松醉驾对社会产生了无法改变的恶劣影响,与该节目“平凡人也可以成就大梦想,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励志口号不符。

    一个触犯了刑律的人,已经受到了刑事处罚、一个名人,已经为自己的行为向社会道歉了,他,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当评委?只要节目组愿意继续聘任他,只要高晓松觉得自己仍然有能力当这个评委,那么,有什么不可以?

    不错,高晓松是名人,社会也对名人有比普通人更高的道德要求。但这样的要求,并不是无止境的,拍向名人的道德板砖,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无可挑剔的。如果高晓松对自己的醉驾行为毫无悔意,如果一个毫无悔意的人还能继续成功,你可以说,他在道德上是需要指责的,一些机构只为名利不问对错的做法是可耻的。但现在,一个已经服刑完毕并做出了诚

    恳道歉的名人,为什么就不能用其专业知识和人生经历服务社会呢?

    不错,挥舞道德大棒没有什么风险,但并不等于道德大棒可以随时随地挥向任何人。对名人道德低下的纵容,固然是名利社会的恶果,但对名人无休止的道德苛求,何尝不是道德诉求的矫枉过正?“名人醉驾也不能免罪”,是法治的成熟;能否理性看待出狱后的高晓松,则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成熟的社会道德观,能不能懂得,适时的原谅也是一种美德。           (赵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晓松为啥不能再当评委
如果你也曾失恋过
活色生香清咖剧
曾经在印刷厂工作的日子
用文字记下仓促的人生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