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台学习机,一名“瓷娃娃”的新年梦想 |
无法上学的丹丹希望在家也能学习,请您伸出双手帮帮她吧 | |
- 2011年12月13日
作者:
-
【PDF版】
|
|
| ◥12日下午,芙蓉街南头,山东联合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在教丹丹识字。 | | ▲好想有台学习机啊! |
|
文/片 本报记者 林媛媛 经常路过芙蓉街南头的市民可能都见过这样一个女孩,她的身高还不到一米,半坐在一辆小推车上,和一个同样身材矮小的中年妇女一起向路人乞讨。 这个女孩叫丹丹,今年只有11岁,患有严重的脆骨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瓷娃娃”,和她一起乞讨的是她的妈妈,也是一位残疾人。在说到自己的新年愿望时,一直无法上学的丹丹说,她最想要一台会说话的学习机。 母女三人同患重病 12日下午,记者见到丹丹时,她正半坐在一辆小推车上,拿着一本《儿童识字》看得津津有味。虽然当天暖阳高照,但难见阳光的芙蓉街上依然非常寒冷,丹丹的小脸小手都被冻得红扑扑的。 丹丹告诉记者,去年她跟着姥爷姥姥和妈妈从菏泽老家来到济南。平日里,姥爷姥姥收废品,她和妹妹芳芳就跟着妈妈坐在街上乞讨。每天早晨,姥爷用三轮车把丹丹、芳芳和妈妈放下,然后和姥姥在附近捡废品,下午再带着老伴和丹丹娘仨回到在王官庄小区租的小屋。 看着天真快乐的丹丹,姥爷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些。“丹丹和芳芳都有这个病,芳芳的轻一点,还能跑跑跳跳。”丹丹的姥爷说,今年这一年,俩孩子就已经住了5次院,花了七千多元。“医院的专家说这病能治,但是要十几万,哪有这些钱啊。”姥爷说,丹丹一直在打针吃药,只要他能干活,他就要赚钱给丹丹治病。 “不能让丹丹当睁眼瞎” 丹丹特别爱笑,记者问她认识几个字,她拿着手里的《儿童识字》骄傲地说:“阿姨,这本书里的拼音我都会念。”翻开书,丹丹认真地把汉语拼音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阿姨,除了拼音,我还会写我的名字、妈妈的名字和妹妹的名字。”丹丹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大学生叔叔和阿姨教给她的,这本书也是他们送的。 丹丹的妈妈苏翠红从小残疾,也没有上过学,她不想让孩子跟她一样。“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丹丹说妈妈人家都上学,我也想上学。”苏翠红说,丹丹的病情非常严重,稍微用力就会骨折,连吃饭都没法自己吃,更别提上学了。“虽然不能上学,丹丹也得认字啊,现在不识字就像是瞎子一样,不能让丹丹像我一样睁眼瞎。” 记者采访丹丹时,恰好遇到了山东联合大学的志愿者王凯华和王玉梅,她们教丹丹读了一会拼音后,又带着妹妹芳芳玩耍。“丹丹很乖,嘴也甜,我们都很喜欢她。”王凯华说,她们教丹丹半年多了,平时只有周末有时间去她家。“时间隔得长,再说丹丹身体也不大好,所以学得比普通孩子慢很多。” 想要学习机在家学习 大人的烦恼,丹丹现在还体会不到。说起2012年的新年愿望,丹丹说她想认识很多字。“晚上回家之后,姥爷经常从收捡的废品里拿出一张报纸,给我念。”丹丹说,平时叔叔阿姨去她家时也会给她读书讲故事。“我不能走路,要是认识字的话,就能自己看书,也能知道很多事情。” “现在每个周末都有叔叔阿姨来教我,平时我就自己看书,自己写。但是要是我忘了,我就不知道问谁了,因为妈妈不认识字,姥爷也不会拼音。”丹丹在电视上看到过学习机的广告,她特别喜欢。“就像是一个老师一样,要是我有一台的话,就能天天学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