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一篇报道引发爱心捐助 |
老乡伸援手,“桂圆女孩”大学免费读 |
| |
- 2011年12月21日
作者:
-
【PDF版】
|
|
 | 20日,莆田商会捐赠科大学子200套保暖衣和6万元现金。 李珍梅 摄 |  | 来学校报到,福建姑娘李雪钦一路上以桂圆充饥。(资料片) 李珍梅 摄 |
|
本报12月20日讯(记者 李珍梅) 因家庭贫困,福建莆田女孩李雪钦独自一人到青科大报到,一路以桂圆充饥(本报8月29日C06版曾报道)。看到报道后,20日,福建莆田商会一行来到青科大,不仅为李雪钦提前交上了四年学费,还为其所在学院送去200套保暖衣和6万元现金,资助其他贫困生。 20日下午,在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0名贫困生每人领到了一套价值318元的“稻草人”保暖内衣,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是福建莆田商会提供的物资捐助,除了保暖衣,莆田商会还捐助了6万元现金。 福建莆田商会义助科大贫困生,源于一位在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读大一的莆田老乡李雪钦。 今年9月份,莆田女孩李雪钦没有父母陪伴,独自坐火车从福建来青报到。由于李雪钦是单亲家庭,家境贫困,自高中以来,学费都是由姐姐来负担。为省钱,李雪钦没有让家人送她来上大学,而且一路上以桂圆充饥。看到报道后,福建莆田商会决定对李雪钦进行资助。从此,福建商会和李雪钦所在的学院建立了联系。 “以前学院和莆田商会的人并不认识,后来因为商会来学校了解李雪钦的情况,我们才有了接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毛常明老师告诉记者,当莆田商会了解到学院还有其他贫困学生时,主动和学院提出还要资助其他学生。 “我们莆田有几万人在青岛经商,我们不会让家乡的孩子在这里上不起学。”莆田商会会长田国庆说,当看到其他学生也比较贫困时,商会决定再资助其他贫困孩子。记者了解到,商会捐赠的6万元现金里,包括李雪钦大学四年的学费。 看到莆田老乡不仅为自己交上了四年的学费,还资助了学校其他贫困学生,李雪钦说自己很幸运也很高兴。“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争取拿奖学金。平时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李雪钦说。 入学半年,受助也助人 20岁的李雪钦是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的大一新生。今年8月底,记者第一次见到李雪钦时,她开朗的性格和爽朗的笑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姑娘还是那么乐观、开朗,与此同时又多了一份成熟。 “真是太谢谢他们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了……”对于老乡们对她的帮助,李雪钦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李雪钦说,从上高中以来,她的学费主要由姐姐负担。如今,商会资助她四年的学费,姐姐也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拼命地挣钱了。 当初李雪钦扛着桂圆到校报到,媒体广为报道,莆田商会看到报道后对她进行资助,李雪钦连称没想到。“后来竟然能对我们整个学院的贫困学生资助,我很意外,也很高兴。”李雪钦说。 从开学到现在,李雪钦受到了学校甚至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这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如今,李雪钦加入了学校的“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经常去敬老院做志愿者。此外,她还经常去血站参观。有一次得知血库O型血较紧张,她撸起袖子就要献血。但经过检查,她的身体不符合献血标准。“我是O型血,要是能献就好了。但医生说我贫血,现在还不能献,真是遗憾。”不过,李雪钦准备过年回家好好调养,一定要完成献血的愿望。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这段时间,李雪钦正忙着复习,争取第一学期就拿下奖学金,是她的奋斗目标。李雪钦称,上了一学期课,除了计算机学起来比较费力,其他课程她都学得不错。“我到大学才接触电脑,计算机C语言学起来很难。”尽管李雪钦对C语言的学习很吃力,但她说自己会多到微机房去练习操作,不会的也会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本报记者 李珍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