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哲先书法刍议
  • 2012年01月05日  作者:
  • 【PDF版】
  尹旭

  李哲先先生属于那种毕生都与书法艺术结有不解之缘的人。他从六岁时在先辈的指导下操笔学书,到而后的进入小学、中学,再到而后的进入部队,直到最后的复员转业到地方而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之旅尽管曲折而漫长,但他那种一往情深、矢志不渝的艺术情结,则可以说是始终如一、日久弥坚的。因而他的人生之旅,在很大程度上便同时是一次鲜活生动、丰富多采的书法艺术之旅,亦即一次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而不断学习、探索与前进的书法艺术之旅。所以他的最终学有所成、幡然成家,便是他的这一书法艺术之旅的必然结果。包世臣说过,自古以来的书家没有不是积古酝酿而成的。哲先先生所走过的,也正是这样一条成功之路。
  书家成功的标志,在于建构起自己的艺术风格。哲先先生的艺术风格的与众不同、别开生面,是以浑厚质朴、苍雄老健、简淡萧散、蕴藉从容为特色的。刘熙载将书家的风格特色区分为“尚气格”与“尚姿致”这样两个基本的风格类型。若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则哲先先生的艺术风格应归属于“尚气格”的大范围之内,当是显而易见的。“尚气格”,就是尚气势、尚风骨、尚力量,而与“尚姿致”的以妩媚、秀丽、漂亮为尚恰成对照。因而哲先先生的书法作品,总是显得很大气、很粗放、很老道的。
  从师承源流的层面来看,哲先先生的风格建构的法乳所自主要有三:一是汉碑(当然主要是其中那些以《张迁碑》为代表的以气格为尚的作品):二是颜真卿;三是何绍基。颜真卿对他的影响可谓形神俱备,这是任何懂得书法艺术的人从哲先书法直观上就可以“一目了然”的。汉碑的影响在形似的层面虽已不多,但在神似的层面则依然不少,如那气势的浑厚、神韵的古朴、点画的稚拙等等。而何绍基书法的某些总体性的特征,在这里也是可以切切实实地感觉得出来的,如其整体的浑然、对比的强烈、变化的突兀等等。当然,在这里,这三个方面都已经完全不是它们自己,而是都化作哲先先生的艺术自我的血肉之躯了。
  风格特色是以书法形象为“物质基础”的,而书法形象又是以一定的方法技巧为“物质基础”的。因此从书法形象与方法技巧的层面,也可以发现哲先先生作为一位成功书家的一些独到之处。譬如,其用笔以圆厚为主而不取方折,行笔以涩势为主而不取流丽,收笔以藏锋为主而少取露锋,因而即便是其行草书,也颇具人们所每每称道的那种质朴拙涩的“篆籀”气象。又譬如,其结体是明显的方势,但却方中带圆,因而既显得势满气足,又显得深藏不露。这是很象颜真卿,也很象《石鼓文》那样的一些古代金石文字的。而从章法布局的层面来看,其通篇的整作,仅仅从通篇的黑白对比、起伏变化的“抽象”层面(即不管具体的文字内容),也可以给人一种很完整、很舒服的感觉。
  我和哲先先生的交往,也是结缘于书法艺术的,想来大概将近二十年的光景了。但这是真正的偶有书信往还的“笔墨”之交,也是真正的淡于水的“君子”之交,见面的机会只有过一次,且也“来去匆匆”。然而其人之真诚、朴实与厚道所给我留下的印象,则是极为深刻的。毫无疑问,这正是我们之间的交往虽然“淡于水”,却可以“长而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其人”,难道不有些象他的“其书”吗?对此,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知哲先先生本人以为然否。
  (尹旭,书法理论家、书法家,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宁夏书协副主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