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呼之欲出
自贸区力促山东产业升级
  • 2012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崔滨
  历时5年谈判的中日韩投资协定13日终于在北京正式签署,这份旨在促进并保护投资的协定,为三国开启自贸区谈判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我国与日韩地理位置最接近的山东,有望近水楼台,享受产业投资、技术交流的经贸礼包。
日韩为山东最大贸易伙伴
  来自山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1年,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占到了山东2011年1258.4亿美元出口总额的24.8%,接近1/4的份额,堪称我省第一大贸易区。
  而随着美国债务危机阴云不散、欧元区经济低迷不振,日韩对我省出口增长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截至今年4月,全省进出口完成7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1%。在传统出口市场美国需求低迷的影响下,对日出口38.8%的同比增幅,使得我省今年的外贸增速,相比全国仅有6%左右的平均增速,高出了近30个百分点。
青岛为自贸区谈判调研基地
  根据13日中日韩三国的协议,随着自贸区谈判的正式启动,三国经济合作示范先行区也将平行推进。据分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按照抵近运输的原则,天津、青岛和上海三个城市最具优势。
  而其中,青岛不仅是山东的门户,而且拥有深水岸线码头和韩国隔海相望,同时在2008年,青岛的保税港区运行,被认为是中韩自贸区先行试验区的第一步。来自商务部的信息显示,青岛已被商务部确定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调研基地。
  “不仅是青岛,山东沿海多个城市,都有多年承接日韩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经验。”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广杰分析,“山东正在打造的半岛蓝色经济区,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成为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先导区。山东与日韩的产业互补性较强,成为先行区的空间很大。”
  而山东省商务厅亚洲处负责人14日也告诉记者,“今年我省将在韩国首尔举办‘2012山东-韩国经贸合作说明会’、在日本东京举办‘2012山东省(东京)经贸合作恳谈会’,推介‘蓝黄’两区和对外合作重点项目。”
自贸区利好山东经济
  中日韩自贸区指日可待,除了给山东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商机,对于稳定我省外贸,提升产业层次,提供了难得机遇。
  山东省商务厅人士预计,由于欧美市场对我省出口商品的需求,短期内难以摆脱低迷;而日韩作为山东最大的贸易市场,中日韩自贸区的启动,有望继续提升山东对日韩出口,为稳定山东外贸增长,发挥更为重大的作用。
  在扩大日韩市场保持我省外贸稳步增长之外,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顾春太认为,“对山东经济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外贸速度,而是产业结构和层次的优化。三国自贸区建立后,日韩在电子、化工、钢铁、汽车、造船等产业上的优势,将倒逼山东企业升级转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