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下田的学生我不要”
袁隆平与农大学子畅谈杂交水稻,勉励学生们实践加实干
  • 2012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8月23日讯(记者 李珍梅 通讯员 周维维) 他是一个82岁的老人,他是一个科学家,他每天穿梭于田间地头……他就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3日,袁隆平与青岛农业大学的同学们畅谈他的“宝贝稻”,并鼓励同学们要肯弯腰实干。袁隆平透露,到2015年,全国要发展到种六千万亩水稻产八千万亩粮食的水平。 
  23日早晨8点,在青岛农业大学学术会馆门口,学生排起了几百米长队。“听说今天袁隆平要来做讲座,我早早就来排队了。没想到还这么多人。”大四学生王忠剑激动地说,在毕业前能听到“杂交水稻之父”的讲座,机会太难得。 
  9点,袁隆平来到学校。尽管已有82岁高龄,但老先生精神矍铄,一脸微笑。袁隆平来到学术报告厅后,不少学生激动得欢呼起来。“看到这么多年轻面孔,我真是很高兴。”袁龙平笑称自己也是“80后”。老先生和蔼可亲又幽默的开头语,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赢得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
  袁隆平结合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宝贵的亲身经历,给同学们讲述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工作。袁隆平说,目前他正朝着超级水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进军。 
  去年在湖南的“超级稻”百亩试验田收割时,袁隆平交出了亩产926.6公斤的成绩单。“这个数字不久应该就会被打破。”袁老先生风趣地称自己要在“90后”之前,完成亩产1000公斤的突破。
  在讲座前,袁隆平向记者透露一个“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种三亩超级杂交稻要产出原有四亩地的粮食。”袁隆平介绍说,到2015年全国要发展到种六千万亩水稻产八千万亩粮食的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增加10亿公斤粮食。袁隆平说,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只能靠提高单产保证粮食安全。
  除了谈粮食,袁隆平还语重心长教导大学生要实干。袁隆平说,目前他带的硕士生、博士生有20多名,但袁老先生称他带学生有自己的要求。“不下田实干的学生我不要。”袁隆平说,书本知识或通过电脑学习固然很重要,但这里都种不出粮食,关键还得实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