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手工艺遭遇市场 冷暖“两重天”
本报记者汪泷王德琬
  • 2012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张跃广展示长6米的剪纸《清明上河图》。本报记者 汪泷 摄
  一把普通剪刀到了剪纸艺人的手里,仿佛被注入了神奇的魔力,顷刻间就能裁剪出无比精美的图案,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令人拍案叫绝。
  虽然手工技艺让人叫绝,但其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令人堪忧!
  小手艺也能带来大效益。嘉祥县有2万人从事石雕文化产业,石雕行业年产值达6亿元;曲阜孔府琉璃瓦制品公司,年产琉璃件1000余万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与此相反,尽管有的手工技艺颇具艺术欣赏价值,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这些手工技艺仍然靠个人单打独斗,既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很多人也不愿意跨入这个行业。
  9日至11日,济宁市文广新局举办了“庆祝十八大、喜迎十艺节”孔孟之乡特色文化产品展示会。其间,不少民间手工艺人发出这样的疑问,都是传统手工技艺,但是发展冰火两重天,这些民间瑰宝何时插上市场的“翅膀”?

这手艺专研50多年 现在仍靠一人维持
  “专研了50多年的丝绢烙画手艺,现在还是一个人单干。”邹城市的丝绢烙画艺人董树青感叹到。
  他在邹城、曲阜有两家门面销售作品,可销量始终提不上去。“收不来学生是个大问题。”董树青说,传统手艺战线拉的长,短时间不见成效,对于当下喜欢快节奏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根本不愿意踏进这个圈。70岁的董树青,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了,他制作丝绢烙画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一个月能制出一幅。
  “市场需求是有的,但烙画的产能受到限制,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展示会现场,刘娟坐在绣桌前,独自做着绣活,她的脚边摆着几幅完工的圣绣作品,包括一幅长近两米的山水圣绣图。
  刘娟介绍,她从事刺绣有20余年了,最早从苏州跟着学刺绣,后来发现苏绣的颜色比较单一,在绣一些山水画的时,不注重细节,因此她决定逐步在刺绣中加入自己的特点,“比如这些草,在苏绣中是直直向上的,但我的圣绣是把草绣出了风吹的效果,会弯向一边。
  “‘圣绣’这个名字,寓意着孔孟之乡、圣人故里的含义。”刘娟有点纳闷地说,济宁市民对这种刺绣并不认同,因此它的销量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刘娟在济宁城西的一家超市里租了间门面,专门销售她的圣绣,可销量一直不乐观。“一月能卖出去一幅吧。”刘娟面带愁容地说,前几年,她把自己的一套房子卖了6万多块钱用于投入经营,可到如今,这6万块钱几乎没产出过利润。
  “不赔不赚,这多亏济宁市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给我的房租减半,不然我的经济状况可能会更糟糕。”刘娟说。

找准市场投石问路,传统手艺带来了大产业
  和上述两种手工技艺的发展有所不同,张跃广的剪纸艺术中心的订单在不断提高。
  如今,一个月可以接到1000多个订单。除了济宁本地的,他们的剪纸还销往其他的省份。这次展示会,他带来了几十幅剪纸作品,除了长达6米的剪纸《清明上河图》,还包括深受老年人喜爱的《福禄寿》。 
  剪纸在济宁市的认可度一直比较高,因此市场容易打开,“现在不少会务活动也把剪纸作为礼品,因此我们的订单在不断增加。”张跃广说。
  在展示会外围的露天场地,记者看到来自嘉祥的“大块头”石雕。嘉祥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雕之乡”,“嘉祥石雕”也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共有企业88家,全县共有石雕业户3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人,年产值6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
  而被誉为“曲阜三宝”的楷雕如意、尼山砚台等传统工艺品也来到了展示会现场,经过深度开发,这些物品不仅成为收藏和馈赠佳品,也带动了当地一大批优秀文化产品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桑皮纸、琉璃瓦等传统制作技艺重现光彩,仅王庄镇纸坊村的桑皮纸专业作坊就达30余家,单孔府琉璃瓦制品公司一家,每年就能生产琉璃件1000余万件,产品远销海内外。
  “小手艺带来大效益,产业化运作不仅能传承文化,也让我们尝到了财富积累的甜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曲阜孔门楷雕艺术第五代传人孔繁彪说,“在运营御书房工贸有限公司的同时,我收了50多个学徒,确保楷雕工艺代代流传。”

文化消费潜力巨大,特色市场呼之欲出
  面塑、版画等颇具艺术欣赏价值,但是这些民间手工艺无法进行批量生产,手工艺人只是用业余时间制作,在参展时才拿出来供大家观赏。
  “像面塑这种手工艺,机器根本没法制作,全靠手工,但人们看不着眼前的经济效益,便不愿做。”面塑手工艺人李刚说,绣球、面塑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在东南亚、欧美等国深受消费者喜欢。如果能达到批量生产,可能会赢来广阔市场。
  李刚谈到,目前,很多手工制作类项目仍处于“单打独斗”阶段,产业化运作力量薄弱。“能否为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手工技艺类项目提供一个长久展示平台,并配备专项扶持资金,分阶段把产品一个个打出去。”鱼台县张黄镇赵庙村的赵银刚深有感触地说。他掌握了绾结葫芦这门传统手工艺,也是济宁市级非遗传承人。他建议,能否考虑在运河两侧择地建设“特色文化产品一条街”。
  “文化产业项目无论投资大小,是手工的还是机器制造,都要先关注其在文化挖掘、引领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可能有的项目投资小,但对文化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那这种项目就化‘鸡肋’为宝了。”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成积春说,手工类项目因深受群众喜爱,产业化发展前景可观。
  “为什么在济宁大部分地区买不到绾结葫芦,难道我买个葫芦要到鱼台去买?”除了产量有限,成积春认为,产品销售平台没有搭好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如果每个人都买个葫芦放在家里,销量就可想而知了。”对于此类可以预见发展前景的项目,成积春建议,当地政府要主动引导,靠上去帮忙引导,当成产业来做,促进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使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得到提升。
  “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市场,发展方面不能含糊保守!”成积春说。
   手工技艺类行业缺人的难题并非无药可解。成积春举例说,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当地政府为了留住和传承地区的传统手艺,专门组织了一批当地未就业的青年人进行培训,并配备了专项人才经费。“这个培训班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在配合旅游出售,有了规模和收入,并且还有扶持资金做保障,这让从业者看到了希望,现在他们注册了品牌,联手走出四川,走上了一条成功的产业化运作之路。”成积春说,这对济宁有借鉴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