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刊前絮语
噫吁嘻,宁杀人不剪辫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慧

  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夹杂着太多的血雨腥风,但读过作者魏敬群的《周自齐与剪辫惨案及辫子军》还是不免唏嘘感叹——剪掉男人头上的一条辫子竟会引发那么大的一场惨案。
  清初多尔衮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强制中原男人乖乖地剃发留辫,300年之后不仅成了他们的自觉遵守,而且视为祖宗家法,不可更改。民国走向共和,首先对付的就是这象征满清统治的辫子。可是剪辫子遇到的抵抗是民国当政者所想不到的。在山东昌邑发生的这起剪辫惨案看来令人发指,民国的剪辫子宣传员、议事会成员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活烧死,因剪辫死难者达27人。为了留住头上那一条辫子竟制造出这样的惨案,除了让人感叹变革之难,还让人深深地为那时的国民性忧愤,这是怎样的愚忠和刁蛮呢!
  《融入历史烟尘中的乡村学校》是作者张功基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学校的回忆。那时的乡村学校或是一破庙,或是空闲的民房或大队仓库,没有玻璃,黑咕隆咚,地面也坑坑洼洼,条件的确十分简陋。但我想这样的学校最大的好处还是能方便孩子就近入学,不用披星戴月花费两三个小时去赶路。联想到最近报道的农村中小学消失太快,农村孩子失学人数又有增加的消息,觉得当时贫下中农提出的“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片,高中不出社”的办学口号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撒向敌人方面的传单》一文中,老作家苗得雨向我们展示了他珍贵的历史收藏。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共产党的宣传图文并茂,蒋军、还乡团全编进了顺口溜,真的很有艺术性和鼓动性。
  作者陶玉山的《冬天和渣子》读起来也很有生活情趣。在计划经济时代,冬天燃煤供应紧张,老百姓想尽办法提高燃煤的利用率,最普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煤灰掺上土和起来用,这种和渣子的办法我小时候似乎也见过,现在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估计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