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熊猫血爱心女孩可以睁开眼了
父亲在医院做起夜班电梯工挣钱,称再难也不放弃文/本报见习记者李清片/本报记者刘涛
  • 2013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记者为栾伟超播放本报全体员工的录音祝福,栾伟超已经能睁开眼睛。
  栾伟超的父亲栾吉月在女儿生病后,头发迅速变白。
  本报多次报道的患有脑溢血的爱心女孩栾伟超已经能睁开眼了,她对外界的刺激也有了一定的反应,看到女儿的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栾伟超的父亲栾吉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医生介绍,这都是栾伟超由重度昏迷向浅度昏迷发展的表现。
  为了能在照顾女儿的同时赚钱,栾吉月在医院里找到了一份做夜班电梯工的工作,十个小时挣40元钱。他说,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本报记者也带着编辑部全体员工的录音,给栾伟超送去祝福。
   已转为轻度昏迷
 能睁开眼睛了

  每天下午3点至3点30分,是栾伟超家人的探望时间,这对守在病房外心急如焚的栾家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3月8日下午3时,已经等待了一天栾吉月,终于可以走进重症监护室看看一直昏迷的女儿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栾伟超这次对外界刺激有了轻微反应。
  “栾伟超醒醒,你爸爸来看你了。”护士轻轻晃动了一下栾伟超的胳膊,令人意外的是,栾伟超皱了一下眉头,动了一下被护士晃动的胳膊。“我当时激动得掉泪了。”看到女儿的反应,栾吉月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随后他趴在女儿的耳边轻轻呼唤:“爸爸来看你来了,你快醒过来,不然爸爸要惩罚你了。”轻唤了两声以后,见女儿没有反应,栾吉月便在女儿的一只手腕处轻轻掐了一下,没想到女儿的脸上居然做出了委屈的表情,这更让他对女儿醒来充满希望。
  记者曾在2月28日下午探望过栾伟超,她在生病后第一次睁开了眼睛,现在她每天都能睁开眼。
  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病区王主任说:“栾伟超的这些表现,说明她已经由重度昏迷转为浅度昏迷。”由于栾伟超的病情尚不稳定,还不适合做脑部造影,对于突发脑溢血的病因依然无法确定。据王主任介绍,突发脑溢血可能是由动脉瘤或脑部血管畸形引起的。
  虽然女儿还处于昏迷状态,但栾吉月却很欣慰,在向记者介绍女儿的病情时,他也一改前几日的愁容,言语间透露着喜悦。栾伟超突发脑溢血一个多月以来,连日的焦虑和担忧使得栾吉月原来乌黑浓密的头发很快白了一半。由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照顾女儿身上,顾不得收拾自己的栾吉月头发有点乱,胡须也很长时间没有刮了。
 父亲称即使再困难
 也不会放弃

  “栾伟超的好转并不代表可以乐观处理,由于是突发出血,不能避免再次出现出血情况,即使将来诊断结果出来了,栾伟超的病情也存在不确定性。”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病区王主任说。
  栾吉月也透露,医生告诉他,即使栾伟超的病情好转,也需要至少30万元的医疗费用。而由于家庭贫困,巨大的医疗开支已压得这个家庭喘不动气。
  2月16日,栾吉月给女儿缴纳了医疗保险。栾吉月说:“三月份我就可以报销栾伟超的医疗费用了,这样可以减轻很大的家庭负担。”但整个2月份,栾伟超的治疗费用多达10万元,只能自己承担。
  巨额医疗费虽然巨大,但栾吉月表示自己绝不会放弃,“栾伟超会醒过来的,我们会等,抱着热忱的心等她醒来。”
  栾吉月说,在医院守护女儿的30多个日夜里,他最怕听到的就是医生叫栾伟超的病床号,“我每次听到叫栾伟超的床号时,都吓出一身冷汗。因为我们不知道又出现了什么异常。”
  为了能在照顾女儿的同时也赚些钱,3月5日,栾吉月在医院找到了一份做夜班电梯工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从晚上9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7点,十个小时挣40块钱。“虽然钱不算多,但是能多少减轻点负担。”而一直神经衰弱的栾吉月,在干了晚班电梯工后,白天一度很难入睡。
  栾伟超在距离自己婚礼只有15天时,突发脑溢血昏迷,连日来,睡在医院走廊里焦急等待的父母无奈地准备放弃这段姻缘。“我们想过目前的处境了,我们不想连累其他的人。我们也已经和孩子的对象商量,不用再坚持了。”栾吉月眼里含着眼泪说。
 不少热心读者
 捐款献爱心

  记者也给栾伟超送去了齐鲁晚报《今日日照》编辑部全体员工的祝福。
  记者为栾伟超播放了本报员工的录音祝福,放完录音后,栾伟超轻轻地动了一下头部。
  不少市民看到本报报道后,也打来电话咨询栾伟超的病情进展,进行捐款。当记者询问他们的姓名时,很多人都婉拒了。市民刘女士还亲自联系了栾吉月,为他加油打气,并给栾吉月账号打过去1000多元钱。栾吉月在感动之余,连连询问刘女士的家庭地址和全名,都被刘女士客气地拒绝了。她说:“我只是平凡百姓中的一员,奉献一点爱心。”
  栾吉月称,连日来接到的类似电话并不少,有很多读者打电话嘘寒问暖。“钱财对我们现在确实重要,但是众多好心人的热切关心,更让我暖心。”他接到的问候电话中,很多人并没有透露姓名,只说姓刘、李、王、张等。“这么多好心人,让我们很感动,等栾伟超好了,我们要一一谢过这些好人。”
  在下午3点的探视时间,我又一次看到了栾伟超,白净的她静静地躺在重症监护室内的病床上。
  我站在病床前,想象着她的爸爸妈妈,在这间病房里,流下了多少无奈但又充满希望的泪水。
  吸痰的时间到了,护士熟练地把放在栾伟超脖子上的管道快速拨出,栾伟超条件反射般的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让我不忍直视。
  “栾伟超,你快醒来吧。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我们与你心在一起。希望你早日醒来,热情的拥抱生活,拥抱爱你的父母。”手机里播放着记者来医院之前,录下的同事们的祝福。
  鲜花送美人。栾伟超患病前一直热心公益,她曾多次献出自己珍贵的熊猫血,多次为孤寡老人、贫困儿童送去爱心和祝福,栾伟超是真正的美人。
  栾伟超是不幸的,她这么年轻,她刚要走入婚姻的殿堂;她又是幸运的,她的病情正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她有那么疼她爱她的父母,她有这么多关注着她的读者朋友。
  让我们一起为她守候吧,让我们继续奉献我们的爱心,关注这个爱心女孩,帮助乐于助人的她。           本报见习记者 李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