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师江:将来写小说要逐渐摒弃自传性写作
  • 2013年04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李师江近照
  《哥仨》 李师江 著 花城出版社 2013年3月出版
本报记者 师文静
  李师江的《逍遥游》以讲述一代漂泊的文化人在“都市生活”里的孤独、失落与温暖而被读者熟知。如今,继承《逍遥游》的叙事精神,李师江出版了新作《哥仨》。《哥仨》具备丰富强烈的生活质感,在戏谑纵意中令我们领略现实的荒诞与伤感。这“哥仨”是诗人,也是娱记、出版商人,李师江称文化圈儿是他熟悉的圈子,小说中的各色人物也都有原型。之所以继续书写都市生活中文化人的孤独与失落,李师江称这是因为自己的生活状态已经改变,所以要将他对都市文化圈的感受做一个总结。同时,李师江称,他要逐渐摒弃自传性写作。
>> 喜欢把内心猥琐的一面渗透进小说中
  齐鲁晚报:相比于之前的《逍遥游》、《福寿春》,《哥仨》这个小说书名都口语化了。您在设计千日、付绝响和申博天这三个主人公时,是怎么考虑的?一本小说同时着墨书写三个男人,怎么让这三个人物各具特色?
  李师江:首先这些人物都有生活原型,他们的性格我了然于胸。小说中对这些人物性格的表达有一定的复杂性,但不是设计的,而是从日积月累的生活中长出来的。并且三人相辅相成,用一个词来概括好像都做不到。不过写成之后,我觉得他们的性格有点像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对应版,但不完全对应。他们的性格互相映衬,简单地说,一个像沙僧一样的规矩木讷,一个像猪八戒一样的圆滑享受,一个像孙悟空一样我行我素,男一号千日属于沙僧型。这部小说重在生活画面的重现,突出的不是故事性。

  齐鲁晚报:诗人、出版商、娱记,在小说中您赋予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是饭局、抢女人、抢图书生意,精神状态是孤独。为什么想到要写这个圈子?有多少故事和人物有现实原型?您愿意在小说中写自己吗?
  李师江:我写这些人物,是因为这个圈子是我熟悉的。小说中的各色人物也都有原型,我非常想用小说方式把这些人物记录下来。在北京的那些年,确实见识了很多好玩的混混,他们代表一个时期一个圈子的状态,也代表自己的一段生活状态。原型和小说人物之间当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小说中会夸张,会糅合,会变形,会有偏见,所以无法对号入座。
  小说里面的人物当然有我自己的影子,我最喜欢把自己内心特别猥琐的一面渗透进小说中,但不一定渗透在一个人物身上。那是一种自我剖析,很有快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中所有的人物都跟自己的性格有关。

  齐鲁晚报:《哥仨》这部小说给人的感觉是幽默之余,把几个主人公对生活的那种荒芜感、空虚感写得很透彻。您之前的长篇《逍遥游》也是写人的孤独、失落和生活的荒诞,新书为什么要持续写这种漂泊所带来的失落感?
  李师江:当然,现在的生活不是那种状态了。正因如此,我要把那种状况做一个总结。人是很容易遗忘的,当你换了一种生活状态的时候,很快就会把前一种状态忘记。自传性的小说,说白了是对人生每个时期的一种记录与剖析。
>> 口语化写作让很多写作者的才华水落石出
  齐鲁晚报:会写一部尽力摒弃作者自身的小说吗?很多作家写作的时候尽量让小说与自己拉开距离。
  李师江:会,这个月将在《收获》刊发的《神妈》就跟自己的生活没关系。未来写作计划中的小说,基本上都距离自己生活很远了。其实,写这种小说重要的在于内容储备,储备好了,写作难度就不觉得高。《神妈》写一位退休老太太,没了丈夫,百无聊赖,却把儿女紧紧攥在手中的故事。她干涉儿女的生活、婚姻、工作,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掌控……所以写老太太的经验来自外部,通过观察和寻找人物原型,这样的人物写起来也很好玩。《神妈》算是一个我之前没有写过的市井题材,不算什么转型之作。我写的类型比较多,这要算转型的话,就一直都在转了。

  齐鲁晚报:相比于《逍遥游》在写作上的恣意和自由宣泄,采用全知叙事方式的《哥仨》是不是更需要叙事上的谋划和操控?
  李师江:对于写惯了第一人称的作者来说,全知的写法确实是个挑战。不过全知的叙事有利于刻画各种人物,会有一种清明上河图的效果。《哥仨》希望更全面、立体地展现文化圈的生活。

  齐鲁晚报:一般来说,诗人写小说,语言都是诗意的或者诗化的,而您不同。早期的《逍遥游》的语言就比较口语化,而且有人称您是口语化写作的作家。对于写作语言的运用,您是怎么考虑的?
  李师江:在大学时期,我有过很抒情和诗意的语言学徒期。到了2000年后,我和沈浩坡、尹丽川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写作,坚决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写诗歌和写小说,代表我对情绪化写作的一种决绝态度,这种写作让我意识到了口语中的质感和活力。口语写作是朦胧诗之后的一次语言革命,它让很多写作者的才华水落石出。
>> 诗人只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职业
  齐鲁晚报:您的写作属于一气呵成型的吗?是不是对写作环境很挑剔?据说您只要写长篇就回福建老家。
  李师江:嗯,算比较挑剔,喜欢到一个小地方安静下来写,要是有各种事,就写不下去,会断片。以前写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作品,都是靠灵感推进,对小说整体只有一个模糊的主旨。现在写作会把结构考虑得严谨一些。构思写作则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积累。

  齐鲁晚报:写小说,写诗歌,写历史人物,写教育手册,还是编剧,也写专栏,怎么有这么多精力呢?
  李师江:主要是我兴趣广泛,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想写的领域,喜欢尝新,但比较专注的还是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写完后会有一种女人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的满足感。其实我算是职业写作者吧,我已经很久没有参加工作了。

  齐鲁晚报:您曾经说过写作者的四个关键词是耐心、拙笨、诚实、细心,怎么解释?
  李师江:先说诚实吧。这是现在作家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我知道什么就写什么,不能去写我不知道或我隐隐约约知道的,或者写想把大众蒙住的那种东西,你所写的是你脑子中非常清楚的东西。耐心,就是现在一些作家的作品里没有蕴含,容易被社会潮流牵着走。拙笨,则是我以前写小说充满了小聪明,炫耀聪明可能会把力量给削弱掉,我就琢磨要收敛聪明,把一些判断力留给读者,让作者保持一种相对拙笨一些的东西,不要太显山露水了。
  齐鲁晚报:谈谈您对当下诗坛写作现状的认识吧。您在小说里把诗人都写成那样了,要多猥琐有多猥琐。
  李师江:诗人不存在一个定义。我认识的诗人里,各行各业都有,诗人只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职业,也不必为大众认识。当下诗坛好诗层出不穷,比如请伊沙主编的《新世纪诗典》里,尽是中国当下最有活力的诗人。

  齐鲁晚报:70后作家风头正劲,阿丁、阿乙、冯唐、曹寇都作品频出。这个群体能为文学带来些新锐的东西吗?
  李师江:这个概念是附加的吧,实际上不存在群体,只存在个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向,只要都在坚持写,应该有比较多元的文学景观出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