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余家家电经营者被约谈 |
工商部门将开展全市家电售后服务专项检查,“三包”问题是重点 | |
- 2013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统筹 李彦慧 □记者 李孟霏 报道
本报5月14日讯 14日上午,威海市工商局约谈市区70余家家电销售及售后服务单位,通报全市家电售后服务行业存在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突出问题,对家电企业自律经营者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与70家家电经营企业代表签订了《规范家电经营者售后服务行为行政约谈告诫书》。下月起,工商部门将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家电经营者售后服务检查工作。 威海市工商局消保科王科长介绍,当前家电销售及售后服务经营行为,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销售家电商品时,不依法向消费者介绍“三包”方式及售后服务单位或者介绍不明确的行为。二是销售家电商品时,不提供有效购物凭证和“三包”凭证的行为。三是在家电商品“三包”有效期内,不按照国家“三包”规定、与消费者约定或者经营者承诺,承担免费包修、包换、包退责任的行为。四是售后服务网点不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不具备相应的维修资质及能力;品牌定点维修网点没有厂家的相关委托证明,不按照厂家规定的维修服务准则、手册等开展维修服务,不履行“三包”规定,如约或按期进行修理,不向消费者准确说明故障,不为消费者提供维修记录,使用旧的配件;在家电商品“三包”有效期内,不依法提供维修凭证、不如实记录故障及修理后商品质量状况、修理后的商品不能达到“三包”规定的使用期限等行为。 会上,70余家家电经营企业代表签订了《售后服务行为行政约谈书》。约谈后,家电销售及售后服务单位先自查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并在15日内完成整改工作。 6月至8月,工商部门将开展家电经营者售后服务检查。检查期间,工商部门将重点对不提供“三包”凭证、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售后服务网点不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不具备相应的维修资质及能力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有效净化家电消费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