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冬泳协会12名勇士挑战“海上马拉松” |
“牛人”游万米,只用2小时20分 |
| |
-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于涛
“在大海中长距离游泳,就是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天人合一的感觉。”说这句话的是来自于烟台市冬泳协会的张劲旭。 17日清晨,烟台近海万米海游活动举行。市冬泳协会的12名队员,从烟台大学东门下水,历经黄海明珠栈桥、雨岱山、航院,到达目的地第一海水浴场,全程1万米,最快的队员张劲旭仅用时2小时20分钟。虽然这一程需要超强的耐力,但是上岸后队员们都爽得不行。 2小时20分钟 “美国人赢了” 快到终点的时候,一位队员才敢换用比较消耗体力的蝶泳姿势。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赶在清晨下水 食物藏在泳裤 17日清晨5点多,一辆面包车停在了烟台大学东门的海滩边。一个个皮肤黝黑、光着膀子的彪形大汉笑着下了车,并开始在沙地上活动筋骨。 这些大汉全部是来自烟台市冬泳协会的精英,会长王立权60岁,是烟台冬泳界的名人。30年前,王立权和山大的同学一起爱上了游泳,回到烟台后,他们拉起了烟台冬泳的这面大旗。除了王立权,这支队伍中的赵杨等许多人都得过国内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冠军。 队员们准备活动的时候,有人发现了奇怪的地方,他们的泳裤后面都是鼓鼓囊囊的。“这是我们的给养。”一名队员笑呵呵地掏出一包牛奶,还有巧克力。“大概在渔人码头附近会稍停吃一点东西,以前我们把巧克力放在泳帽里,可是游着游着头顶温度太高,巧克力都化了。”这名队员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6点10分,队员们一一下水了。随着手臂的拍打,水面上泛起一阵阵浪花,过了不久,就只能看到远远的十几个小黑点,还有不断挥舞的手臂。 这次万米海游,12人将按照烟大东门-黄海明珠栈桥-海昌渔人码头-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第一海水浴场的线路行进,全程1万多米。也就是说,大家要在3-4个小时的时间内一刻不停地游,这需要极强的耐力。 8点30,我们在第一海水浴场等到了第一个到达的队员——张劲旭,他仅用2小时20分钟就游完1万米。 张劲旭已经快50岁了,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肌肉,说他不到40岁也肯定有人信。“还能去骗骗小姑娘。”张劲旭开玩笑地说。在此前,队员们就预言他可能会拿到好成绩,果不其然。因为张劲旭目前定居在美国,所以后来陆续走上沙滩的队员们都笑着起哄说:“美国人赢了。” 9点多钟,12名队员全部上岸。因为这天是顺流,也因为队员们日以娴熟的海游技巧,最后一名队员也只用了不到3小时就游完了全程。而此前很多人在同样的线路要用时6小时。 随后,大家在岸上欢呼着合影,商量着中午一起去吃饭。有些当天有工作的,又匆匆赶了回去。“得回去了,偷着出来的,时间不能太长。”一名队员笑着说。 据介绍,目前,烟台冬泳协会已经有上千人,而长期参与海上长距离游泳的也有几十到上百人。海边的人,越来越亲近这项海上运动。 海游得防海蜇 队员曾被伤过 下水前,一名队员告诉记者,长距离的海游其实有一定的危险,比如,可能会碰上游艇。 “我们这么早下水就是因为这时候海上的船少。”女队员王漫涛说,有时候远远地看见船,就得绕着圈子走。 几年前,烟台游泳圈子里曾经有一个游泳爱好者失踪,队员们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在游泳的时候碰上了船。 夏季游泳,还得小心海蜇。王漫涛曾经在第二次海游的时候遇到过海蜇。“一大片碗口那么粗的海蜇漂在那里。”队中曾有人被海蜇蜇过,胳膊上起了一片红斑,但这还是轻的,被海蜇蜇伤,最严重的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17日这天,队员们很幸运,遇上了顺流,这样可以加快游泳速度。7点多钟,他们就到达了海昌渔人码头附近海域。远远的,王立权和其他几名游得快的队员停下了,有人还掏出牛奶来喝了几口。原来,之前队员们就约定好了,为了安全起见,在这个点要重新集合,然后再一起出发。“后面的路线大家都十分熟悉,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放开速度尽情畅游。”事后有队员告诉我们,在月亮湾附近他们曾遇到了大浪,“曾有一瞬间有点慌。” 入水前,张劲旭(左一)认真做着准备活动。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