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玩学家”于光远
  • 2013年10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2013年9月26日,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原中顾委委员、经济学家于光远驾鹤西去,享年98岁。
  他90岁前还“坐着轮椅走天下”,每年要到十多个省市考察讲学,并亲自操作建立“于光远网站”,年年写作百余篇文章、出版3~5本著作。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决策,曾参与起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他率先或较早提出的。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位经济学家还有另外一面——他自豪地称自己是“大玩学家”!
  13年前,在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的一个大院里,本文作者第一次见到于光远时,85岁的于老“正在玩着一种拼图玩具”!
玩具,老人
  北京东城有一条很有名的史家胡同。胡同西面有一个大院,据说是过去同仁堂老板的别宅。它不是一个“四合院”,只能说是一个“二合院”。穿过大厅,就是后院了。那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合院。此外,还有东西两个跨院。
  于光远就住在前院的那个“大厅”里,院里的其他房间住着社科院的许多职工。
  第一次见于光远,我“惊”了两回。第一“惊”,就是上面提到的,为于光远的住房条件感到惊讶;第二“惊”,是一瞥之间,我发现于老正在玩着一种拼图玩具!
  二十多年前,于光远被姚文元一纸命令赶到这个院。当年,作为一个“黑帮分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多半也是有人暗中照顾的结果。因此,除去空间狭小一点之外,于光远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而唯一的不满,是他那些宝贝书受了委屈。原来住在那个独门独户的小院时,他利用两间房做书库,有近30个书架。搬到这儿以后,于光远只有权使用“大厅”的一半,一下子被压缩得不到原面积的四分之一。人住着都不宽裕,只好狠下心来在搬家前,用小推车一车一车把那些书推到废品收购站卖掉。于光远留下的都是当时根本无法卖或者说不敢卖的书,像马恩列斯的书籍、毛泽东的著作、工具书和一些大部头、成套的书以及部分古典文学书籍。
  每当有朋友去国外或国外友人来访,都少不了给于光远带来世界各地、形色各异的玩具。于光远称,这是“不失赤子之心”。他对玩相当有研究,他把玩看做“人的根本需要”。1983年,他写过《儿童玩具小论》;1988年,写过《玩具(大纲)》;1996年,写过关于“大纲”的《补充》;1999年末,他出席了北京国际玩具博览会,并做了讲话。于老颇有些自豪地称自己是“大玩学家”。
  在所有的玩具中,于老最爱摆弄的是他那些铅笔!一个方形的纸盒子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用得不能再用、几乎每支只剩下一寸长短的铅笔头。于光远把长度基本相当的成圆柱状捆在一起,由高到低依次排成一列,他得意得像个孩子,向来访的客人们展示着自己心爱的铅笔。
  于光远的夫人孟苏女士坐在对面的一张沙发上,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她的身上、沙发前的地上。孟苏女士充满爱恋的目光,正注视着自己的丈夫——大玩学家和他面前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铅笔头。
  于光远称自己这个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为“士之家”。主要成员有:他自己、老伴、女儿、女婿,还有于光远的外孙女。
  老伴孟苏女士上世纪50年代在捷克留学获副博士学位,主修精密机械。她与于光远彼此相知相爱,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几十年。
  于光远自称出身农民阶级,1936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可以后他怎么成了社会科学家呢?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
  于光远在青年时代一度想成为一个物理学家。1934年,他通过吴有训教授的考试,破例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三年级的插班生,无疑显示了他在物理学学习方面的出众才能。他的同班同学——钱三强、王大珩、何泽慧等人都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学家。于光远的毕业论文是有关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曾经看过,并提出一些意见。导师周培源希望他尽快修改,然后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也就是在这时,日军侵略的铁蹄日益逼向华北,满怀一腔爱国热血,于光远主动放弃了与钱三强竞争报考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的研究生的机会,决心投身到救亡运动中,因而也彻底抛弃了成为物理学家的梦想。
舐犊情深
  二女儿出生后,于光远开始为她记日记。他打算将日记一直记到孩子自己能记的那一天为止,然后,由女儿亲笔记录她的生活。如果女儿能坚持记下去的话,那么她就会拥有一部令无数人艳羡的“终生日记”。
  这部《小东日记》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除去吃喝拉撒睡、哪天学会翻身、几时能够站立等等孩子成长中的变化之外,还记载了女儿的几次重要“活动”:曾经受到彭真的“接见”,其实,当时彭真只是逗了她一下;曾经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时尿了诸福棠院长一手。作为父亲的于光远,用爱心驾驭着笔下的文字,给自己的掌上明珠记录下人生最初的经历。
  “文革”开始时,这部日记已经记了两年多了。有一天,一个女红卫兵在于光远的桌子上看到了这本“无聊”的东西,就随手把它收走了。自此以后,近3年来于光远夫妇花费大量心血为女儿记下的这部《小东日记》,就此失传了。 
  1995年5月,二女儿的女儿非非诞生了。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天起,于光远开始写观察她的文章,从容不迫地为外孙女儿记“终生日记”。
  如今非非已经7岁了,在非非的“办公桌”下面有一只小皮箱,那是大玩学家传给她的“百宝箱”。里面都是于光远从各地采购回来的小玩意儿,看上去每一件都是那么的亲睦可爱,令人爱不释手,谁看见了都想拿起来摸一摸。非非羡慕得了不得,千方百计总是想据为己有。在她4岁生日的那天,于光远郑重地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非非。
  已经85岁高龄的于光远说,他要做一名“21世纪的文坛新秀”。
        (转载自《人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