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吉祥 再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史景迁已近耄耋之年。他的两部中文新译版作品《曹寅与康熙》、《胡若望的疑问》已经出版,另一部著作《改变中国》很快也将问世。 这位耶鲁大学汉学家所到之处,总会被热情的粉丝团团围住,读者争着索要他的签名,或只是为了远远地一睹他的真容,如果有幸提问,也不忘问问他最想和哪位中国皇帝交朋友。 誉之所至,谤亦随之。史景迁以研究历史中的底层小人物闻名,但这也为其招来争议。喜欢他的读者赞其文笔生动,视角独特,而批评者常常引用据称是钱钟书对他的评价——“失败的小说家”,以质疑其缺乏历史的实证精神。 像明星一样被追捧 从2月底抵达北京后,史景迁便开始了他为期一个月的忙碌的中国之旅,从北京到成都、西安,再到此行的终点站上海,史景迁的行程横跨大半个中国。他的讲座一票难求,在北大,虽然讲座地点从180人的教室换到了380人的大教室,仍不能容纳蜂拥而至的人流。3月9日晚,他出现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出席北京之行的最后一场讲座,观众席上出现了作家王蒙、诗人西川、历史学家李零的身影,观众们认真地听史景迁讲述“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虽然需要通过翻译才能明白他的意思,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的热情。讲座开始前,提前抵达的史景迁刚一出现,热情的粉丝立即一哄而上将其团团围住,手捧他的著作,希望得到一个宝贵的签名。 在史学界,这样的盛况并不多,只有前些年在百家讲坛成名的明星学者有此待遇。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知史景迁本人可否有恍若隔世之感。1989年,史景迁首次来中国讲学时,尽管他的《王氏之死》已经引起北大教授乐黛云的注意,但他的著作尚未在大陆受到关注,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史景迁热”尚未形成。他当时应邀来中国,在北大一连8场讲座更多的是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学界打开一扇窗户,起到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直到现在,他谈的主题也多围绕“西方人如何看中国”,此次中国之行,他的讲座题目包括“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一个美国人眼里的中国”。这也是多数汉学家来中国的必讲题目。从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史学界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外国学者书写的中国历史、中国问题往往更受读者的关注。对于这个问题,史景迁曾在一次受访中解释了读者的这种偏好,他将其归结于历史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而外国学者的观察角度有所不同,“也许他们对外国学者的研究更有兴趣,只是因为这些研究给了他们全新的视角,让他们能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角度来解析同样一种现场”。 从老生常谈的历史中发现新视角 1936年出生的史景迁,对中国的兴趣源于幼年一次偶然的阅读。在他6岁时,读到一本中国艺术史,里面有关于中国画笔墨的介绍,“后来在二战时期我对中国产生了英雄式的崇拜,便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 23年后,作为剑桥大学的交换生,史景迁来到耶鲁求学,此时的他连一个汉字也不认识。几年后,当他将康熙皇帝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时,发现这位清代帝王在一些朱批奏折中,将“密”误写作“蜜”,遂对他产生理解之同情,因为康熙也是在成年后才开始学习汉字。 耶鲁大学是二战时期美国进行中日研究的重镇,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曾在这里任教,史景迁在此学习繁体字与文言文,奠定了他汉学研究的基础。此后,他的导师又向他推荐了澳大利亚汉学家房兆楹,也正是在跟随房兆楹求学期间,他获得了现在的这个中文名字。“景迁”意指景仰司马迁,房兆楹为爱徒取这个名字寓意明显,期望他学历史就要以司马迁为榜样。 导师曾经提醒他,要关注中国历史中的“老生常谈”,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得出不同的想法。在9日的座谈会上,史景迁说,很多历史问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他看来历史有很多的观察角度,也很复杂,“历史牵扯这么多的人,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得到不同的想法”。 上世纪60年代初,史景迁受房兆楹指导,对康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专攻中国近代史。当时故宫博物院不少文物迁台,许多材料都藏于台湾。在房兆楹的帮助下,史景迁来到台湾,接触到故宫许多尘封档案,包括康熙的朱批奏折,“这些对我早期的研究都大有裨益”。在很多场合,史景迁说他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康熙,他的第一本著作也是他的博士论文,便和康熙有关,书名叫《曹寅与康熙》。在这本书中,他结合档案史料,写了康熙皇帝的统治术与内心世界。这部著作受到耶鲁大学出版社的赏识,但卖了二十年,第一版都没卖完,直到史景迁成名才一卖而光。 引起更大反响的是他的第三本著作《康熙》,史景迁化身康熙,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发挥历史想象,“重构了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这本书很快成为畅销书,史景迁独特的历史叙事手法也引起了西方史学界的注意。9日讲座的互动环节,有读者问他最愿意和哪位皇帝交朋友。史景迁的回答是“康熙”,“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写作中国历史的过程,我依然会选择康熙。他相当灵活,他爱钱但并不如命,他爱他的众多子女组成的大家庭,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甚至去学了一点外语”。 从个人遭遇关注历史的大变动 史景迁讲故事的天赋在他1978年写作的第四部著作《王氏之死》中得到更多的展现,这本书的主要资料来自《郯城县志》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方志,此外他还参考了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他的学生、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在该书的序言中说,这本书把镜头推移至偏僻乡间农民与农妇的生活,“把蒲松龄的文学想象穿插到梦境之中,以不同角度的现实与虚构特写,重组了17世纪山东农村的生存处境”。当然,这本书也为他招致不小的争议,正统史学家认为这本书用文学材料写历史,并不科学。 不过,喜欢的读者恰恰认为这是史景迁的独特所在。在史景迁的另一部著作《天安门》中,他将天安门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象征,以康有为、鲁迅、丁玲这三个人延伸出来的所有历史事件,呈现当时的社会思潮、人物性格,还有他们的历史处境。如同郑培凯所说:“史景迁的基本看法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遭遇是他们个人的生活,而出现这些遭遇的环境就是历史。”在郑培凯看来,中国学者在学西方历史研究方法的时候,喜欢讲历史的潮流,“经常把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抹杀掉,对个人遭遇和心境的认识比较欠缺”。 7日,史景迁在北京大学的讲座主题是“在国家之下,清初的社会交往与历史世界”,讲座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历史上并不为人所知的人物沈福宗。沈福宗在清朝康熙年间的1686年来到伦敦,史景迁的兴趣在于一个中国人居然能够和英国人沟通。在讲座里,他从沈福宗入手,从清代贸易摩擦讲到民间交流系统。 史景迁的确具备讲故事的能力,读者也不满足于从他的书中读故事,此次中国行,就有读者问他:“如果清朝有网络,你觉得雍正会如何使用?”史景迁回答说:“雍正应该会很喜欢互联网,他是个很讲求效率的人;同时因为没有事情逃得出互联网,他应该会在上面读帖然后回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