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美丽乡村”重在因地制宜 |
激发群众参与意识,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态势 | |
- 2014年05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闫丽君
随着“五一”假期的结束,今年蓬莱美丽乡村已经吸引超过30万游客前来感受“老家”的温馨和记忆,同比增长42%。 三年前,从蓬莱“美丽乡村”的创建到如今村村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态势,蓬莱仙境乡村变化斐然。对此,蓬莱市委副书记杨升岩告诉记者,建设美丽乡村重在因地制宜,激发群众参与意识。 ◥和圣马场骑乘体验。 受访单位供图 因地制宜 打造美丽核心 “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搞大拆大建,把农村变成城市,”杨升岩说,“而是要保护弘扬乡村原有的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正是如此,蓬莱市从一开始就注重“保留农村的样子”,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等遗址进行原生态保护,确定了大杆号、剪纸面塑等近百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重点传承。 杨升岩提到,近三年,蓬莱市通路、通水、通网率均达100%,规范了145所村居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新农合参保实现全覆盖。 据悉,近年来,蓬莱市培育塑造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和“一村一韵”,形成了体现农民特征、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农村新风尚。 财政支持 鼓励与奖励并行 那么,是什么让村民们对建设“美丽乡村”这么上心并引以为豪呢? 杨升岩说:“得让他们尝到甜头。”杨书记解释道,村庄变靓了,引来人气,带动居民创收了,这是最根本要实现的。 杨升岩说,自2012年初,蓬莱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整合了全市的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充分挖掘了农业生态等资源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蓬莱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创建工作。同时,按每个村居40万元标准对获评村居给予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根据投入情况按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村民都不用督促,常常是找上门来出谋划策。”北沟镇相关负责人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美丽乡村创建以来,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