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森:方寸之间有乾坤
文/片本报记者郭延冉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块巴掌大的石头上刻全文2490余字的《离骚》全文,每个字仅有1毫米大小,听起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莱芜市张家洼街道张家洼村85岁的张同森老人就会微雕这门绝活,他的微雕作品件件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年事已高,张同森老人还是放不下微雕,偶尔刻写小作品。
作品上的字虽小,但个个清晰清晰可辨。
小石头上有大乾坤
  85岁,本该是个耳聋眼花的年纪,但张同森老人却还能在章料上进行微雕创作。“现在年龄大了眼神不行了,手也使不上劲,刻得很少了。”张同森指着桌案上几枚较小的章说,偶尔还给朋友的章面上写个旁款,大作品就心有余力不足了。“早些时候刻了几件大作品,我拿出来给你看。”说着,张同森从柜子里找出两件作品。其中一件是比巴掌稍大的石板,上面刻着的是《离骚》全文,共2490余字,不细看根本看不出这块石板上的乾坤。记者拿尺子量了一下,石板只有11.5公分长,8公分宽,每个字长宽仅1毫米左右。
  “1984年时,我做了第一块微雕,在一枚小章上刻了300多字的《兰亭序》全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尽管年龄越发大了没气力做大作品了,但放不下微雕的张同森在82岁时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制作了他平生最大的微雕作品——全文5700多字的《道德经》,加上个人简介,共6000余字。这块30公分高,6公分长、6公分宽的萧山红章料上,四个面整整齐齐地码着潇洒俊逸的行草字迹,让人叹为观止。
作品虽小 件件精妙
  与其他艺术门类高产的大师不同,微雕创作极耗精力,30年来,张同森共创作了150余件微雕作品。数量虽少,但件件堪称精品。“微雕字小,很多人觉得眼睛好就行了,其实更考验手上的功夫。字虽然小,但笔画都得刻得明明白白的,让人认得出。”记者拿过放大镜欣赏一番,连《离骚》里的生僻字个个清晰可辨。
  记者了解到,大制作的微雕作品不仅是刻字阶段耗时耗力,前期的排版设计也需下足功夫。拿张同森老人最近创作的作品《道德经》来说,单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花费了2个多月。“可这些篇幅较大的作品,得先自己在纸上写一遍顺一顺,还要根据章料的面积编排好全文,不能空的太多,也不能容不下了。”张同森从桌上找出一摞他前期书写文字的稿纸说。
  “刻得好不如刻得小,微雕是很神奇的一门奇技,当初我就是这样想才开始学习创作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都不感兴趣了。”张同森说,30年来没有一个年轻人来找他交流、学习,如今只有他跟儿子张心坤两人还在延续着微雕创作,如何让微雕在莱芜传承下去成了老人的一件心事。“艺术没有捷径,但我分享30年来的创作经验还是可以帮助初学者少走一些弯路的。只是找不到对它感兴趣的人了啊。”张同森叹息道。
一生与工艺美术密不可分
  谈到与最初与微雕结缘,老人又跟记者聊起了在接触微雕之前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创作经历。“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美术、手工感兴趣,画画、编席篓、剪纸,细活都会做。还给村里的业余剧团绘制过戏服呢。”张同森笑呵呵地说。“刚嫁给他的时候,家里的墙上画得都是古代人物图,画得可好了。文革期间,官寺商场那边最大的主席画像也是让他画的。”张同森的爱人自豪地跟记者说。张同森说,他的工艺美术创作之路应该是1962年剪纸作品发表开始的。“最初就是热爱,并没有工艺美术这么个概念,是从报纸上看才知道。从那以后就经常给《大众日报》、《支部生活》等报刊投稿,中稿率很高。”
  凭借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突出能力,张同森还担任过工艺美术厂厂长、设计师,那时候他设计创作的羽毛画、树皮画、绸贴画、贝雕画等工艺画,都受到了外宾的高度评价。早在1975年时,张同森就开始研究莱芜特产燕子石工艺品的设计加工,还带着燕子石工艺品参加全国性的展销会,为燕子石在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我这一生的精彩,与工艺美术密不可分啊。”老人感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