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里林家槐树胡同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世惠

  川里林家村位于招远市宋家镇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山区丘陵地貌,村南小河向北流入龙口市境内,村西有招黄公路。近年成为摄影人青睐之地,源于村里保存还算完整的胡同建筑风格,以及村头两棵数人才搂得过来的古槐。
  2013年8月末,我亲去川里林家村实地考察过。到村头一下车,先被两棵高大的槐树震撼到了。槐树树干参天,高高的拔起在民居屋檐上很多很多,离着那么老远,已经需要把头仰成直角才能看到高耸的树冠了。村民也不知古槐年龄,只说是明万历年间林姓始祖建村所栽。查看《招远林业志》(2006年)记载,树龄五百年。一棵有些中空,但依然不改挺拔茂盛。
  这胡同建筑,在本地很是少见。乍一看去,高高的门楼、台阶、门垛、褪色的对联,怎么看怎么是一家普通农家的大门。可仔细看去才发现,这门楼竟然是胡同的门楼,门楼上古旧的门楣,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槐树胡同。可能因年代久远,字迹和门楣都呈现一种凝重颜色,却隐隐一种贵族气与文化底蕴扑面而来。从门洞望进去,幽幽深深,不知尽处,很有些曲径通幽的感觉。踏着胡同内浑然一色的石砌地面,足底都可感受到石砌路的古老,石头圆润,少了棱角,很有些鹅卵石的味道。胡同的两边,是石砌的墙,也泛着古老的光泽,浑然一体。除了在胡同里看到居户洞开的私人门楼和门垛台阶,这墙竟然是一直连绵延续,浑然一体。
  胡同内极其干净整洁。有居户在门前墙边栽了葡萄,此刻正果实累累,绿色葡萄藤和叶片,与泛着黄色光泽的石头墙互衬,说不出的愉悦。又有居户种了爬山虎,也把墙壁爬得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不经意处点缀的一两棵月季,成为石墙与石砌路边一低头的温柔,娇羞无限,温馨又浪漫。
  如此古朴的古巷,如此雅致的人家,一时间,我们恍如穿越回几百年前,打一把油纸伞,鬓边一支丁香,迤逦而行,胡同石阶上,脚步轻轻,敲击在谁的心上?
  胡同外长条青石板两端,安静地坐着两位老人。青石板光滑温润,中间安放着一个古老的石臼,应该是过去舂米用的。老人神态安详,有一种经历岁月的淡然平静。安然看我们这些人拍胡同,拍槐树,拍石臼,也拍他们。岁月的淘洗,早把他们和胡同融为一体,有了同样的气度。
  穿过一条长长长长的胡同,再穿过一条长长长长的胡同,爱不够脚下的石板路,恋不够中午艳阳打出的光斑,在墙壁上如此温暖感动。
  目前,川里林家村还有四条胡同建筑基本完好,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还能看到这样的胡同建筑古文化吗?我不知道。
  看到许多破损倒塌的残垣,真的会心疼。不知这胡同里的沧桑,还能支撑多久才会轰然倒下?有些东西,正剥离出我们的生命,比分娩还痛苦,却没有新生的希望。这种痛,来自灵魂,是一种无奈和彷徨,魂无所依的失落。
  关于川里林家,还有一段历史值得记录,就是川里林家拳房。
  据《招远市村庄简志》记载:1845年前后,辞官隐士林肇基在该村创办拳房传授武术。拳房以强身健体为宗旨,强调习武者讲究武德。组织了本村部分青少年,聘请外地拳师魏德灵任教,主要传授六合拳。后魏德灵应聘去栖霞教艺,由其徒弟林世春继任拳师。林世春深得其师真传,拳术精湛。他在六合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讨,发展独创出“林家拳”,使川里林家拳房名震招、黄两县。民国初期,林世春的大徒弟王吉臣集成《海岱风云》一书,介绍“林家拳”云:“徒手推三盗,林家拳十首秘密”。民国初期,林世春去黄县北马村教武,拳房无专职拳师掌管,习武变为村民自发活动。每逢农闲,青少年便组织起来,拜高手为师,习练拳术,至建国初始散。
  川里林家胡同建筑,连同两棵五百多年的古槐树,如同一段历史的见证。我希望若干年后,它们依然在,那将是家乡人的荣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