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唤醒他的创作灵感
——访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大运河》作者杨义堂
2014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义堂在大运河畔。
   2
  本报记者 汪泷 实习生 陈德林

  “感谢义堂,写出如此恢弘的作品,在大运河申遗的伟大进程中,使中国文学没有缺席。”说这句话的,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而他所指的文学作品,正是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著名作家杨义堂历时近三年完成的近30万字的文学著作——《大运河》。

为了写出历史味儿,看遍明代小说
  《大运河》所描写的,是明代永乐年间济宁同知潘淑正与工部尚书宋礼联手开凿大运河,渴望使大运河能直通北京,圆明成祖朱棣的迁都梦。未曾想因对水利不熟悉,加之不了解济宁的地势特征,使16万河工的付出都付之东流。为改变失败的现状,而寻找到了南旺当地民间的农民水利专家白英,以化解困境。 
  “我之所以要把故事背景放在明朝,也是源于靖难之役后,朱棣迫切地想要迁都北京,但迁都若走海运,风大浪急,而且有倭寇从中作梗。”杨义堂说,所以疏通济宁这一段200里的运河,放在这个时期的大背景下最合适。 
  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明朝作为一个长篇小说发轫的时期,如何能把自己的作品也写出历史小说的味道,也着实让杨义堂犯了难。于是他在大量查阅《明史》、《朱元璋传》、《朱棣传》等史书的同时,又重新翻阅《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明朝时期小说。杨义堂说,不看透明朝人写的小说,不琢磨透他们当时的生活,又怎么能写出带有明朝味儿的书? 

3
广征意见,故事情节得以不断丰满
1
南旺运河枢纽唤起了他的创作冲动
  在创作《大运河》之前,杨义堂的另一部文学著作《大孔府》就曾大获成功。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他的这两部作品都代表了济宁最著名的历史文化。 
  而为什么在成功创作《大孔府》之后,杨义堂要转个180°的弯,去围绕京杭大运河创作一部文学作品?“其实这源于我到市文物局工作后,一次去南旺分水龙王庙的考察经历。”杨义堂说,2012年初,他调到市文物局工作,正好赶上大运河申遗,他多次前往汶上县南旺镇考察。 
  “第一次看到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作为15世纪的工程,当时的南旺分水枢纽主要作用是将大汶河的水引入小汶河,再流入运河。古代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南旺的地势和特殊的水利结构,不仅将水引入运河,而且还成功分流河水,使大运河南北畅通。 
  有感于在那个人力、物力都匮乏的年代,却能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杨义堂决定着手创作一部与大运河有关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大运河申遗助威。杨义堂说,他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济宁工作,也搜集、积累了许多与运河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前没创作的灵感和冲动,但见到南旺分水枢纽后,一切似乎就都水到渠成了。”杨义堂说。 

  在创作《大运河》之初,杨义堂本是将白英、宋礼、潘淑正三人都作为主角,但随着初稿的完成,济宁市委原秘书长郑仲逊则给予建议:“宋礼是工部尚书,治水是他的本职工作,潘淑正乃济宁同知,又不懂治水,这种情况下你更应该着重写农民水利专家白英,他能更好的代表中国老百姓集体的智慧。”
  就是一个个这样的建议,让杨义堂虽然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故事的创作,但前后却历时两年,修改了十余遍。在《大运河》还未出版之前,作品便在《起点中文网》和一些媒体上连载,因为书中涉及到许多大运河沿线城市的传说故事,所以在网上也引起了热议,几乎每天都有热心读者和杨义堂交流。 
  书中所写的潘淑正,祖籍是浙江台州。杨义堂因为将其描写为一个憨厚、忠良,但却不懂水利、有些书呆子气的官员,还曾引起了浙江台州潘家后裔的“不满”。然而几经沟通,这些后人也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表示理解,更因为作品的影响开始修家谱,使得当时台州当地媒体刊文称“《大运河》推动了潘氏后人对祖先的认可。”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在上海、江苏无锡等地的白英的后人,也积极与杨义堂联系,不仅提供了许多他们所了解的祖宗的故事,而且还通过杨义堂的联系回到南旺镇认祖归宗。“正是因为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许多相关人士、历史专家、热心读者的沟通、交流,才使得《大运河》得以不断扩充故事量。”杨义堂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