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转运,专业车辆存缺口
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考虑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参与服务
2014年07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护人员将伤者送上120急救车。(资料图)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记者 李倩

  全市56个急救站点,急救车144部。在优先院前急救的同时,也应考虑患者的转运需求。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相关部门严打“黑急救车”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开放急救市场,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参与服务,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
急救车院内转运存在缺口
  “医院8辆急救车,仅承担120接警的急救病人,就已捉襟见肘,对于急危重症需转运上级医院的病人,医院会派监护型救护车,而出院或转至下级医院康复的患者,根本无力承担。”说起患者的转运需求,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坦言,医院新增一辆监护型救护车仅裸车就要40万,还要配备20万元急救设备,不算人员和运行费用就要60万元,而急救任务分秒必争,车辆损耗严重,通常一辆急救车使用四五年就要报废。 
  “120急救存在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按每5万人配备1辆急救车的标准,济宁如以800万人口测算,需160辆急救车,存在一定缺口。”济宁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急救属于稀缺资源,急救车会优先考虑院前需抢救的急救病人。 
  据卫生急救指挥中心统计数据,6月份,全市120共出车9560次,其中空车数1278次,占13.37%,无车可派仅占1.6%。 
  “我们每周都对工作量、病情病种、呼叫区域、无车可派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目前的急救车运行情况看,基本可以满足院前急救运作。”该负责人介绍,急救车虽能基本满足院前急救运作,但面对院内患者庞大的转院要求,急救车通常无力承担,存在缺口。
堵住缺口方能叫停“黑急救”
  因政府和医院用于院前急救的投入少,使得急救车配置出现缺口。急救车在满足日常急救服务上就已力不从心,难以承担院内患者的转运服务要求,这也为“黑急救车”提供了生存土壤。因宰人、欺客,医院急救车正规军也常为其背黑锅。”谈起“黑急救车”,不少急救工作人员深恶痛绝。 
  “黑救护车肆意宰客,影响医疗秩序,还易造成交叉感染,危及家属健康。”一医院急诊科负责人说,救护车属特种车辆,“黑急救车”私加警灯,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应被严厉查处。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144辆急救车,急救站点56个,为增强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已吸纳民营和企业医院扩充急救资源。 
  业内人士建议,在公立医院、急救中心急救车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应考虑开放救护市场,在鼓励民营医院建立自己的救护车队伍的同时,也不妨考虑为社会资本进入救护车市场“打开大门”,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各项监管和规章制度及时配套,院内转运服务规范化了,黑救护车才无容身之地。”
四种情况病人 可申请转运
  在病人转运上,很多患者和家属也存在误区。盲目要急救车转运,造成宝贵急救资源浪费。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治红介绍,在四种情况下,患者需考虑使用急救车转运。医院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需转运;医院缺乏必要救治条件要转院;病人及家属要求到上一级医院救治的,可从医院申请急救车。此外,出院患者因脊柱、颅脑外伤需平躺,或监护室放弃治疗的重症患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