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锦绣川“夺命岔河”的帽子
2014年07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围观的人群,疲惫的消防员,悲恸的亡者父亲,怎忍听,岔河水边又传来痛哭声。画面中伤心欲绝的逝者父亲,身前是一片看似平静的水域,这一静一动之间,竟是生死对峙、骨肉分离。6月28日下午,锦绣川风景区岔河水域内再夺一年轻生命。一位年仅27岁的小伙子,毕业一年之后来德州参加同学聚会,和同学一起在岔河游泳不慎溺水身亡。
  为何这方暗藏杀机的水域,居然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制造悲剧?令人不得不反思,为何措施频出却止不住溺水悲剧的发生,措施的背后到底缺少了什么?
  2012年5月份,一名20多岁的男子在锦绣川景区内游泳时溺水,一天内未打捞出尸体;2012年6月份,两个醉酒小伙跌进锦绣川景区的河水内,其中一个再也没上来;2013年7月3日,一酒店四名员工到锦绣川景区内野泳,其中一名同伴落水失踪。虽说悲剧各有各的不幸,但近乎雷同的溺水事件,几乎成了锦绣川每个夏天的“保留节目”。这是孩子的事故,也是家长的灾难,更是整座城市的悲恸。生命是无价的,片刻冲动和一时疏忽让多少完整家庭破碎,年轻的生命本不该葬送在河水中,更不应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叹息。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是人们经常说起的民间谚语。的确,在锦绣川溺水事件中,不少人都是来自周边县里或者外地的青少年,不知深浅加上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儿,让他们殒身在暗流涌动的岔河。人生没有重启键,年轻并不是用来为错误买单的,而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这边消防人员在竭力打捞,不远处就有野泳客在扎猛子,这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漠视。面对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溺水事件,是时候唤起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了。
  当然,管理部门也该将安全工作上升到使命感的高度。锦绣川景区内设置了禁游警示牌200多块,专业巡逻队每天巡逻四次劝阻,但这些都挡不住自恃水性极好的野泳客,没有执法权就不能强制驱离,这是景区管理方的无奈,或许也是溺水悲剧不能“禁播”的根结所在。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惨痛教训,管理方应该瞪起眼来了,不妨参考济南对泉池游泳者开罚单的措施,拿出勇气和魄力来,彻底摘掉锦绣川“夺命岔河”的帽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