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伟:不求目的,更重过程
2014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年油画家焦伟是具象写实绘画的探索者。从早期研究生作品到近年来以“手”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他在注重画面语言探索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思索。创作过程本身是一个思考到实践的过程,相比强烈的观念刺激和表达,在焦伟的作品中,我们更能够畅游自如般想象,就像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每个人都能在未知的答案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情感抒发。

  记:您研究生时期作品《无形的束缚》,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观念?
  焦:在《无形的束缚》中,我最想表现的是一种对欲望、对现实的思考。我把人的躯体处理成黑白灰色调,而身上摆满的那些充满欲望的物件却是色彩鲜明的,一只无力的手下垂,勉强托衬着代表求知欲望的钢笔。这表明,我们过分沉溺于外界诱惑之中无法自拔,是一种束缚。

  记:这张创作之后,您又有了一些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似乎更加重视设计感。
  焦:是的,这是我另外一个探索阶段过程。《无形的束缚》这幅创作完成后,我曾一度陷入困惑,想在画面中表现一些风格特点更加突出的东西,并由较强的观念性直接转入到画面语言的探索中来,加入了一些设计元素。我从妻子广告设计专业中得到灵感,希望自己的画面能够像设计作品那样一下抓住观众的眼球,不断思考怎样组织形象和色彩,才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当然,一张好的作品只有特点还是不够的,我还在画面的细节处理上进一步深入,做到了既有大的冲击力,也有细微可读之处。但是,我并没有将这一风格坚持下去,而是又返回寻找到最初观念。意识上的一些事物因为随着时间流逝、阅历增长,我们会对生活有着更多感触和体悟,觉察到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在不断酝酿的情况下,出现了“手”这一反映我内心思考的系列作品。

  记:“手”的系列作品,也会令观众有所思。
  焦:在我看来,手可以创造世界,也可以毁灭世界,在我的画面中,“手”成为一种符号,粗糙的肌理感与优雅的兰花指摆型、华丽的装饰,形成了对比,留下了悬念。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审美解读“手”的概念,生发出不同结果,这种过程十分有趣,也是我从电影场景中得到的启示。相比一种强烈的观念目的,我更倾向于“一千位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自己的画面能够引发更多观众的思考和探究,形成作者与观众的交流。作品有了这种思考和‘互动’,就会有阅读诗歌比读白话文更有兴味的感觉。

  记:您常从一个局部切入的形式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焦:我从小便受到摄影的熏陶,在学习、创作过程中,又受以色列艺术家阿列卡的影响,他的绘画在构图上看似随意,实则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取舍,造型求索一种形的秩序,尽量避免传统构图标准,寻求构图的新鲜感。我的作品坚持黑白与彩色并存,故意打破了所画对象的型的完整性,像是一幅裁剪过了的完整的画的一个局部,画面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主要内容。在我看来,这种构图或者我自己想去表达一种形式、色彩,具有了表达性、阐述性,但并不需要太强的目的性,不会灌输给观众某一种观点,我与观众思考、互动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东野升珍)
  1981年生于山东莱芜。1999-2003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综合绘画专业;2005-2008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壁画专业,师从赵勤国教授;2008年至今,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