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收礼,家长教师们都请住手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牟洪涛(芝罘区)

  教师是个崇高的职业,教师的形象、情操、德行,历来受社会关注,在那个不正常的年代,老师曾经被贬损成“臭老九”,改革开放后,教师的地位步步攀升,教师成为香饽饽,重教蔚然成风,不管是为了感情、还是为了别的目的,人们开始给教师送礼,且渐成风气。教师收礼,甚至变相要礼的议论,早已司空见惯。
  应该说,一开始,给辛勤的园丁送点礼,送者是为了表达感激,收者,盛情难却,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后来这种尊师礼变味了,以至于家长不得不送,教师趁势收礼,从而演变成社会顽疾。有的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送礼,想给孩子调个座位,要送礼;想让孩子当个班干部,要送礼;为了让教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送礼……送礼成了交易、成了投资,其功利性越来越明显。你送我送他也送,以至于形成跟风。送礼强风之下,部分教师也就把收礼视为正常,更有甚者,吃腥了嘴儿,发展成变相要礼,纯洁的教育阵地上有了“雾霾”,达到目的的家长和未达到目的的家长都开始怨声载道,说教师太黑的社会舆论也越来越强烈。
  教育部公布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教育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治理整顿这股歪风邪气的声音终于从上层发出来了,使我们看到了治理整顿歪风,消除教育“雾霾”的希望。
  敲响警钟,形成刹风态势,规范教师职业操守,扭转教师负面形象,挽救岌岌可危的教师情操、德行,恢复教师的良好形象,真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规定》是一把悬在教育阵地上的尚方宝剑,有了规定贵在落实,这话不假,老百姓不是看规定,而是看效果,效果如何靠落实。
  我们怀念教育阵地的蓝天,行动起来吧,尚方宝剑悬在头上,该收手时就收手,希望家长们、老师们,收回你们送礼、收礼的手吧!送礼的,不要去砸教师的饭碗呀!教师们,不要再说什么盛情难却和迫不得已了,为了不砸自己的饭碗,你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收礼。虽然一时还看不到落实规定的具体细则和行动,我们还是相信在政府强力反腐的大背景下,教师违规收礼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扼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