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8年创刊到80年代初结束——
青岛“街头诗画”风雨20年
2014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街头诗画—陈缘督作
     所谓“街头诗画”,就是在大街的一些展览橱窗上,张贴一些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的原创诗作,并且给配上一些画家的画作。青岛市“街头诗画”从1958年创刊,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结束,风风雨雨存在了20多年。当年青岛的诗人无一不在“街头诗画”发表作品。其中包括著名诗人孔林、刘饶民、符加雷、纪宇、刘辉考等,还有孙云晓、刘学江等作家。这一文学现象是青岛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许多老诗人、老作家,至今回忆起来都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侯修圃
    ■最早的“街头诗画”选在中山路
  1957年6月13日,青岛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正式成立,由山东大学副校长陆侃如兼任主席,副主席有李时、林明、高兰、石可;秘书长林河水,副秘书长孔林。当时由孔林具体负责抓文学创作。
  1958年,正是大跃进的年代,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倡导全国工农兵大写民歌,不久就在全国掀起高潮。青岛市文联当然不甘落后,为了贯彻“双百”方针,繁荣青岛的文学创作,必须大力提倡工农兵创作,并为作者提供发表园地。青岛市文联创办一份文学期刊的计划就提上议程。在文学期刊没有批下来之前,首先与《青岛日报》协商,在青岛日报开设《海鸥》文艺副刊,从1957年到1966年“文革”前,断断续续出刊了60期。其次,由孔林倡导创办“街头诗画”。
  “街头诗画”的地点选在中山路一号、原中苏友好馆大门两旁,安装一排玻璃长廊,由孔林主编,孙健华、倪虹任编辑,曹述之毛笔字写得好,就抄写诗歌、插图。每月更换一期。经常发表诗作的有刘饶民、符加雷、戴传林、林河水、歌星、李火、王玉等。“街头诗画”一经出现,非常火爆,看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青年学生,由“街头诗画”引领和助推走上创作道路的不乏其人,比如诗人刘辉考、王玉、朱晋杰、孙华文、锦河等。1959年,孔林出任市文联副主席兼《海鸥》杂志主编,虽然办杂志工作繁忙,但他仍然不放松“街头诗画”的出刊,每期都亲自过问。1960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街头诗画”时断时续不定期出刊。
  ■街头诗画市南、市北、台东三足鼎立
  由于市文联街头诗画影响大,各区文化馆也跃跃欲试。当时市北区文化馆长刘烨非常重视,反复研究和筹划,从申请经费到每期策划,从书写、插图到勘察地点,事必躬亲。由刘学明任编辑,陶纪毛笔抄写,吴纯强插图。第一期是1959年创刊的,地点在大庙山出口对面的辽宁路上,竖立一块广告牌,“诗画配”就贴在大牌子上,没有玻璃框。虽然简陋,但读者很多,非常受欢迎。后来,文化馆接受了读者的建议,街头诗画由辽宁路挪到市场三路西头与中山路拐角处,修建了玻璃橱窗,诗画配就贴在橱窗内。
  中山路号称青岛的老街,读者自然更多,影响更大。由于来稿太多,编辑力量不足,每月一期就有点吃力。他们又聘请了青年诗人孙华文做编辑,朱晋杰、王玉还帮助看稿子。当年笔者曾在此拜读过街头诗画,记得第一首诗是倪虹写的。后来,馆长又聘请残疾诗人马立彦做编辑。马立彦是回民诗人,当时就小有名气,住在苏州路5号。由于身患婴儿瘫,不能走路,每期稿子就由文化馆派人送到他家,由他编辑好了再派人取回,请人书写、插图。每月一期,工作量很大,但编辑人员不但没有怨言,反而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市北区文化馆为了推动创作,鼓励新人,还不定期地举办评奖活动。据诗人徐学清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他参加过一次颁奖大会,获得一本写有“赠给街头诗画积极分子”的塑料皮笔记本,奖品虽轻,但对作者鼓舞很大。
  1972年,原台东中学语文教师宫肇智(笔名宫辰),征得台东区文化馆领导的同意,以台东区文化馆的名义办起“街头诗画”。那时,台东街头诗画地点设在青岛14中学和大光明电影院之间,照旧是一溜宣传橱窗,诗配画鲜艳醒目,在那文化荒漠年代里,自然吸引不少读者的眼球。为了增加版面,扩大影响,他们又把街头诗画扩大到郭口路和辽宁路转角处。帮助台东区文化馆办刊毕竟不方便,不久,领导就把宫肇智正式调到台东区文化馆,主管文学创作和培训。当时,台东区街头诗画来稿多,影响大,宫肇智就把优秀稿件编辑成册,命名《台东文艺》,定期油印出刊。现在青岛一些知名作家,诸如刘涛、李明、梁青生、杨春贤,诗人纪宇、刘辉考、王玉、朱晋杰等,无一不在《台东文艺》发过稿子,而且出过不少好作品。
  市南区街头诗画创办于1973年春,由吕铭康主编。1972年,国家文艺政策有所调整,上海率先创办一些文艺刊物,这对青岛文艺界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振奋。1965年就在《青岛日报》发表作品的吕铭康自然不甘寂寞,由于他与市南区文化馆王馆长熟悉,就和王馆长协商办街头诗画。1973年春,第一期街头诗画赫然在闹市区刊出,立即引起岛城的轰动。诗歌质量高,诗人名气大,岛城的著名诗人刘饶民、符加雷、纪宇、刘辉考、马立彦、刘学江、戴传林、锦河等名列榜首。每月一期,连续多年。吕铭康还把精品稿子编成油印刊物《市南文艺》出刊。虽然出刊期数不多,但在那一代文学青年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说,市南街头诗画办得成功的话,其主要原因是占了地利、人和。天时,对各区来说是一样的。就说地利,街头诗画刊出在中山路和德县路交界处,正位于市中心。中山路像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一样,自然读者多,影响大;凭主编吕铭康的人脉,又聘请了著名书法家高小岩书写题头,他的高中老师王励耕书写,并请了著名画家窦世魁、张白波、沈嘉荣插图,因而装帧漂亮,图文并茂。连诗人武世瑞、刘国屏都帮助做编务。要知道当时都是无任何报酬的。吕铭康先生不仅团结了一批岛城名家编辑力量,而且团结了一批诗人、作家。那个时候,街头诗画形成市南、市北、台东三足鼎立局面。
  后来,四方、沧口也办过街头诗画。四方区由诗人戴传林主编;沧口区由白云翔主编。青岛的街头诗画,在1980年初相继停刊,存在20多年的街头诗画也寿终正寝。平心而论,青岛街头诗画,在那文化荒漠年代里,的确是一块绿洲,培育和滋润了许多诗人、作家的成长和精神世界,对青岛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