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全链条助推京博“高大上”
选能人用好人,京博突破石油领域,涉足化工、生物、新材料等
2014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研究院工作人员在设计产品三维图。
   京博新闻笔记
0
  策划:韩延璟 孙朝阳 刘铭
执行:周康飞 李运恒
采写:周康飞 孙菲 王璐琪
  化工助剂类生产每年不仅节省2至3亿元,还有近3亿元的销售额,这不是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厉行节俭的结果,而是引进高科技设备和人才创造的成果。目前,京博化工研究院已与19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合作,5名在职博士、90多名硕士和百余名大学生强强联手,突破石油领域,进行化工、生物、新材料等新科技开发。
1
高学历夫妻扎根京博
3
几千万项目 交给毕业生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博士易先君,是湖南人,今年30岁,与研究生学历的女友张萌同年毕业后选择来京博工作,两人都在研究室工作。易先君主要负责硫化物研究,“炼油或者燃油时排放的废气大多为硫化氢,处理不好排放到大气中容易造成中毒或形成酸雨,污染环境,现在我们变废为宝,把它们制成医药中间体、肥料、化工原料,这样不仅不会有污染,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在实验室,易先君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新物质—硫脲,作为化工原料,硫脲就是变废为宝的体现之一,硫化氢制成硫脲,硫脲再合成其他物体,比如眼镜片,这种材质的镜片折光率高,所以比其他材质的镜片更轻薄。目前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硫脲产量位于世界之最。像易先君这样的博士人才,在京博还有四名,年底将扩充到十几人,公司的青年公寓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
2
大设备驻足新领域
  在基础化工研究室,记者看到技术人员在实验石油化工助剂,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像石油化工助剂、燃油添加剂、缓蚀剂等化工原料,公司以前是需要采购的,每年的采购费就达2-3亿元。现在,公司有了研究所,可以自主生产,每年节省上亿元的采购费不说,还对外销售,销售额上亿元。”这是京博化工引进高科技设备在技术研发上的突破。超高压设备,压力相当于10万米水压的程度,这款设备对提高生物菌的发酵率起到明显作用,生物菌经过超高压处理后,发酵效率由原来的千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千分之三。
  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吴文雷带记者参观了一台萃取设备,“这款设备已经在芝麻中提取出芝麻素,在花生苗中提取出白梨芦醇,现在正提取菊花中的植物精华。可以说任何固体干燥的物体都能拿来萃取,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八角形结构的研易楼,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是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科技研发实验大楼,坐落在内庭花园之中的伏羲像提醒研发人员要遵循“不易之道、变易之道、简易之道”。
  作为第一批被京博董事长马韵升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吴文雷在京博工作了14年,可以说研究所一步一步的成长,吴文雷都看在了眼里,他回想起自己最初来公司时感慨:“2001年时公司才六、七百人,涉及的产品还较少,但公司的仁孝文化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吸引了我,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工作。公司为我们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刚工作不久,领导就把一个几千万元的项目信任地交给我们几个大学生来完成,后来我们负责整个工艺,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我们一步一步走来,锻炼了专业技能,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