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交通规划应有备灾专用道
72小时后反思如何更科学高效救援
2014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母亲给孩子洗完澡走出浴室,7日,部队在震区灰街子安置点设置了移动浴室。   本报特派记者 戴伟 摄
     截至目前,地震灾区的“72小时黄金救援期”已过。从抢救伤员到安置受灾群众,从搜寻遇难者到恢复灾区基础设施,救灾面临的压力和难度依旧不减。那么,当下的救援行动该如何更科学、高效地开展?记者针对灾区正在面临的四大焦点问题进行了现场采访。
官兵徒步挺进 独立居民点
  黄金救援72小时已过去,各部队官兵开始徒步挺进独立居民点,展开搜救行动。
  5日晚,通往震中龙头山镇的“咽喉桥”龙泉河钢架桥建成通车,震后曾一度中断的通往震中的道路终于打通。钢架桥通车后,灾区“交通生命线”并未完全通畅。前往龙头山镇的道路上,有军车、物资车、救护车、采访车、油罐车、民间抢险救援车以及百姓回乡探亲的轿车、摩托车等车辆,有些拥挤。
  “车多、人多!到灾区来是好心想办好事,但通行压力大。”武警云南总队副参谋长黄国祥说,地震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抢救生命,虽然72小时已过,但搜救任务仍然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有经验并强有力的交通专家对‘生命线’进行科学、有序的疏通和管理。”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领队、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孙硕鹏说,在地震多发、易损地区,未来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时,应该考虑留出备灾应急的战略通道。
  此外,应最快速度地分清轻重缓急,比如,应最先保证搜救、医疗人员进入。而在物资方面,则应首先保证基本生活用品,如饮用水、食品和棉被、帐篷的进入。

    地震多发区应提前储备专业大型设备
  “专业救援设备不够,凿岩机、无齿锯不够,设备用油一度也很紧张。”中国救援三支队指导员张务宽说。
  中国红十字会青岛蓝天救援队队员说,在上飞机之前,因一些特种救援设备被禁止带上民航飞机,导致一些关键性设备无法托运。“外地赶来的专业队伍很难在救援初期带足设备,而这个时候又是最需要设备的阶段。”
  灾区部分救援专业人士认为,首先要让这些机械率先进入灾区。此外,对于地处地震多发区的易受损地区,应在平时就进行应急专业设备的储备,能及时自救。

   探索群众自行领取救灾物资的方式
  在龙泉社区中心广场,矿泉水、方便面、饮料以及各种食品堆积如山,龙泉社区及周边灾民基本上能第一时间领取救灾物资。但由于道路不通,边远村镇的救灾物品发放仍有困难。6日中午,龙头山镇新民村青松坪小组组长蒋兴荣说,青松坪距龙头山镇约20公里,背大米需4个小时。“短期内,物资发放如果仅靠救援部队和志愿者,很难实现全覆盖。”洛阳飞鹰救援队中队长史宝国说,探索一套鼓励受灾群众自行领取救灾物资的方式非常必要。  综合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