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悲剧别在来年暑假重演
2014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自7月1日起至今,在暑假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德州119出警溺水事件共11起。其中3起发生在德州市区,两起发生在运河河段,其余8起发生在县市区。据了解,岔河三八路桥、东方红路桥、运河文革桥等河段附近是市区溺水的高发区,明月湖也是溺水事件的高发区域(详见本报今日C08版)。除了感伤生命的消逝,我们更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一起起溺亡事件的背后,到底是谁的责任缺位了?
  众所周知,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但从孩提时代的回忆开始,儿童溺水事件却几乎成了每个暑期的保留曲目,悲剧总是被无限次循环播放,让人痛心疾首,却总又心生无奈。值得关注的是,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往往成了溺水事件的高发人群,特别是缺乏关爱和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他们身边河道湖泊较多且防护措施不完善,加上没有父母耳提面命的教诲,安全隐患就变成了荒野里的小火苗,一旦引燃后果不堪设想。诚然,安全第一,这是再怎么呼吁都不为过的话题;莫让溺水悲剧重演,这是再微小的风险都要规避的公共意识。
  正所谓守土有责,不管是公益性开放景区,抑或商业性营利景区,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公共责任,特别是一些亲水近水景点,更要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预案,要将风险和隐患扼杀在事故发生的萌芽中。令人遗憾的是,个别涉水景区的游玩、服务设施等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比如景区水域周围虽有安全警示牌但没有护栏,工作人员对没成人看管的儿童也缺乏劝阻和保护,甚至园区尚未配备安全救援人员。生命没有重启键,若等事故发生了再做亡羊补牢之举,怕是为时过晚了。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些溺水悲剧的发生也有监护人责任缺位的原因。别靠近河边、别下水、别玩水……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一定少不了父母这样的唠叨,然而言传和身教之间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好奇心颇重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碎碎念或许都成了耳边风,担当不易,深藏心中,如何真正尽到监护人的职责,这是需要每个家长深思的话题。孩子去哪了?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危险?这些都是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应该掌握的信息,除此之外家长也该多花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带着孩子共同体验一些安全的亲水项目,传授安全知识的同时还增进了感情。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如何让孩子远离溺水事故,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个社会人需要痛定思痛的,唯有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承担起各自领域内的职责,为孩子营造出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