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19年,“终于回来了”
1995年他因琐事在文登杀人,更名换姓落脚银川,8月22日落网
2014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命案逃犯孙某被押解回文登。
     1995年10月,在文登工作的孙某因琐事和同事发生争执,持刀行凶,在宿舍楼内捅死工友后,孙某更名换姓远走他乡。
日前,孙某在宁夏银川市落网。28日夜间,孙某被押解回文登,回到阔别19年的家乡,孙某突然笑了,感慨“终于回来了。”
文/图 本报记者 孙丽娟
同事矛盾  “积”出命案
  1995年10月7日,文登花生制品厂内发生一起命案,职工李某被另一名职工孙某用水果刀刺伤致死。
  孙某供述,案发时他在宿舍楼电视机房看电视,李某和另一人来到他面前,不由分说就打。同事们劝解,孙某逃了出来,原本想回家的他因口袋没装钱又返回了宿舍。担心再次被殴,他顺手抄起宿舍桌子上的水果刀,装进兜里。
  果然,孙某走到宿舍楼梯口时,被李某两人追上,又被围殴。反抗的混乱中,孙某掏出水果刀,刺入李某的后背。李某倒地不起,孙某慌忙逃离。其实,孙某和李某只是因琐事积累了一些矛盾,冲突前没有任何征兆。
  案发这一天前,厂里发了一桶花生油,孙某还计划带着这桶花生油回乳山老家,这场打斗后,孙某再也没能回家。
  这一年,孙某22岁。
逃亡19年 宁夏就擒
  19年来,文登警方四处追捕孙某,均未获得有价值线索,民警多次到孙某的乳山老家寻找线索,但没有任何关于孙某的音讯。在2011年公安部组织的“清网行动”和2012年省公安厅部署的“缉捕重大逃犯攻坚行动”中,民警又围绕孙某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也未果。
  今年3月,山东省公安厅组织开展缉捕重大逃犯行动,文登警方又把孙某列为追捕目标。通过大量信息比对和省际协作,专案组最终确认长期在宁夏活动的“王某”有重大嫌疑。
  对比“王某”及其妻子赵某的活动轨迹,以及登记在赵某名下的一辆货车在银川活动频繁,民警最终锁定“王某”藏匿在银川市。8月20日,追捕民警赶赴银川,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获取了那辆货车在银川市区的活动信息。
  22日上午,一番蹲守、追踪后,在银川市兴庆区一运输批发点,民警抓获准备拉货的“王某”。经突审,“王某”交代自己就是孙某,并对1995年在文登杀人的事实供认不讳。
  22日19时许,孙某被押解回文登,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逃亡的心
  在文登市公安局审讯室,记者试图对话孙某,但他总是试图逃避。
  回忆起案发后自己的逃亡生活,孙某说他逃跑的路线太长,去的地方很多,“已记不清了”。
  印象里,他的逃亡路线是,先乘车逃到青岛,之后搭火车一路向西逃到甘肃,后来又去青海,在西北数省的很多城市,他只是短暂停留,绕来绕去最终落脚宁夏。在这里,他感觉“离家够远了”。 
  说起逃亡生活,孙某总闭上眼,不时叹气,然后双手捂脸,压低声音幽幽地说:“那不是人过得生活。”,“心情很复杂,无法表达”。
  当被问起为何不主动自首,孙某长叹一口气:“一共才读了几年书?法盲啊!”孙某解释,他不清楚法律的界限,只知道杀人要偿命的,“躲一时算一时”。
  19年来,孙某未曾回过家,逃亡途中就从原同事口中得知父亲过世了。
  19年来的生活,孙某不愿提及,多次闭口不答,甚至说:“你们不要难为我了。”
  审讯室中,民警问及孙某家人的联系方式,他也不愿意透露。
本报记者 孙丽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