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让教育回归本来面目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系列谈之二
2014年09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理不分科,英语考两次,这样的改革不仅仅关系到考试的形式,还将推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人们常抱怨招生考试是“指挥棒”,其实教育有个“指挥棒”并非就是坏事,关键要看这根棒子指向哪里。人们期望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将孩子们从应试教育中“解救”出来。
  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单一的评定标准把学校变成了批量生产“人才”的工厂,这些都是老问题。原本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青少年,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原本爱好广泛的孩子,被打造成非此即彼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很多人都对此感到苦恼,也表示担忧,但在现行的招考模式之下,极少有人敢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总要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应试教育的轨道之中。同样的道理,类似毛坦厂中学那样批量“生产”大学生的教育“工厂”,也被一些人奉为“圣地”。
  提出这些问题并非要抹杀招考的存在价值,而是期望它适时做出调整,让这根“指挥棒”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在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的时候,最紧迫的问题是弥补人才断代,“一考定终身”的模式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权利,面对充满个性的青少年,无论是兴趣的培养还是专业能力的打造,更需要顺势而为、因材施教。那种一次考试、一个标准的招考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的需求,“指挥棒”的指向不改,素质教育就难以真正建立起来。
  在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诸多变化已经释放出了信号,就是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分文理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科目,是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把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之中,是鼓励学生走出“题山卷海”;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则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责。从只看分数到关注具体的人,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令人期待。
  当然,以往诸如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加分,原本也是为了引导素质教育,却带来重重乱象。如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经拉开大幕,前车之鉴不容忽视,在“指挥棒”转向之后,具体的综合评价标准如何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该怎样适应这种变化,也应提到议程中来并尽快落实到各个层面。毕竟,“指挥棒”的指向只是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建立,离不开政府、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