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节一样历史悠久,中秋传统却难传承
祭月风俗慢慢淡出生活
2014年09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德龙(山东民俗学会会长)

  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如果单从团聚的角度讲,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现在中秋节的许多习俗与我们渐行渐远。
  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
  中秋节的形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这种习俗慢慢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节日。
  和春节一样,过中秋节原本是有很多习俗的,而且各地还有地域特色的习俗。除了吃月饼、拜月等共同习俗,像济南还有供“兔子王”的习俗,沂蒙山区在此日还有吃“大锅全羊”的习俗。
  可是,除了吃月饼,其他中秋习俗正在慢慢流失。现在中秋就只剩下吃月饼了,像“兔子王”这一盛行多年的民间手工艺品,随着老济南拜月、祭月风俗的消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这些习俗,实际就是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如果这些习俗全没了,那文化也就没法传承了。传统节日、民俗的传承,必须依赖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才行。当然我们要传承的不是愚昧的迷信的东西,而是要将民俗文化中承载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留存下来。政府可通过举办庙会、祭月拜月、学捏“兔子王”等多种形式的传统活动,营造中秋气氛,为民众过节创造有利条件。
  社会上存在这样的观点:面对不断消失的习俗,无需过分紧张,应该“顺其自然”。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民俗内容也会随之变化,部分中秋传统民俗的消失,并不是“人们有意为之”,而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无需强行人为恢复,习俗是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人为恢复也不会有合适的土壤。
  但保护民俗应该说是大家的共识,通过一定的形式载体,传承民俗文化,这还是主流观点。   来稿整理 本报记者 李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