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承受力成户改讨论焦点
专访商河县公安局局长张烈江
2014年09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商河县公安局局长,张烈江参与讨论和制定了商河县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近日,记者就户改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特点采访了张烈江。
  记者:为什么商河会作为全省户籍制度改革的先行者?
  张烈江:户籍制度改革前,商河县总人口62万,其中农村居民46万,占全县人口的74.2%;城镇居民16万,占全县人口的25.8%,其中城区约6万,各小城镇约10万。全县城镇户籍人口规模小,比重低。
  只有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才能推进全县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向县城和城镇驻地集聚,带动全县的经济科学发展。
  记者:商河在制定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张烈江:户籍制度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为了制定完善可行的政策,县里组织公安、教育、计生、土管和人社等部门负责人到成都隆昌等地学习考察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此外,县委县政府专门做了调查问卷,征求专家、社会各界以及农村群众的意见,评估户籍制度改革的可行性。
  记者:当初制定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张烈江:教育或许是县城最具有吸引力的资源,所以教育资源的承受力是当初政策制定时讨论的焦点,最终“对转城市入户的农民子女给予公平教育保障”写入了户改实施意见。为了应对新迁入城区居民子女的上学问题,县里在县城南部新建了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
  记者:现在转户居民已经达到3万多,商河户改能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原因是什么?
  张烈江:我总结了十二个字“政府主导,公安搭台,民生唱戏”。商河户改成形得益于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民生部分最终由县里拍板,子女入学由教育部门负责,劳动就业由劳动人社部门来处理,公安则负责宣传推进与办理具体转户的业务。
  此外,与大中型城市相比,商河的城镇化程度相对较低,城乡“剪刀差”比较小,这使得商河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起来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