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游客量不足“五一”一半
景区喊没人来,游客称没地玩
2014年09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日上午,趵突泉北区泺苑小舞台被不少家长和孩子挤得满满当当。听传说、拜兔子王,再亲手包个五仁月饼,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三天小长假,济南市各个景区可以用一个“淡”字来形容。据统计,中秋游客量甚至不到“五一”的一半。然而,中秋旅游淡并非打不破的困境。不少市民都有短途休闲度假的需求,而业内人士认为这恰恰是景区的转型方向。

  文/片 本报记者 万兵                  
景区一提中秋就喊“淡”,市民大呼没处玩
  “中秋节是团圆节,大家出游热情都不高。”说起中秋假期的旅游状况,几乎每个景区都在喊“淡”。“9月1号到10号前后这段时间的确是旅游业最难挨的时候。”济南嘉华国旅总经理张明表示,报团的游客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从实际情况看,“五一”期间各大景区尤其是南部山区,游客数量相比“五一”、“十一”都不是特别多,甚至还不如平时普通的周末。以金象山为例,去年国庆节景区一天的游客数量平均在七八千,中秋平均下来一天只有三四千。
  南部山区不景气,像市区内的一些泉水景区,游客相对要多一些,但跟其它几个小长假比也称不上火爆。总的来说,根据旅游部门的统计,假期三天,济南市共接待旅游者117.94万人次,而同样是三天假期,今年“五一”全市则迎来253.1万人次,中秋还不及“五一”的一半。
  然而,景区一片萧条的同时,不少市民却大呼没处玩。“一是怕堵,二是景区基本都逛过了,实在没什么兴趣去第二次。”刚刚在济南工作了两年的小周说,因为不想扎人堆,自己一度准备窝在家里。然而,后来即便发现中秋各处都很清闲,自己也仍然提不起出游的兴致。

景色质量不高、活动缺乏创新,留不住客
  像小周一样,在不少市民看来,济南的各个景区都缺少能真正留得住回头客的“硬景观”。以南部山区来说,同质化严重就已经是喊了很多年的问题。不仅是景区,曾一度红火的农家乐也一同陷入同质化怪圈。
  景色质量不高留不住回头客,而活动整体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新也把一些中秋节的“特殊游客”挡在了门外。上班族韩晓雪称,这个中秋爸妈来济南过节,一家人团圆之余,自己也很想带父母到处转转。然而除了名气较大的天下第一泉景区,似乎没有多少地方可去。
  “老人体力差,爬山不太实际。”韩晓雪说,自己也不想在小长假里太疲劳、影响上班,于是就想和父母一起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身心。然而,事实是真想找这样的地方时,却并不容易。
  而在市民吴先生看来,中秋节虽然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但和出游并不冲突,只是缺少了真正适合全家人出游的项目。

专家:开发体验式休闲游或是出路
  “打破南部山区同质化困境,关键要向休闲式旅游转型。”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表示,目前南部山区的景区多为单一开发,对景色本身过分依赖。而不少市民的旅游需求已经渐渐由单纯的看风景向体验式、休闲式转变。
  休闲游还包括了一些体验类的旅游产品,如亲子项目、民俗项目。事实上,已经有景区在尝试开发这类产品。这个小长假期间,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亲手制作月饼、欣赏传统曲艺等活动就吸引了不少游客。
  “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也是旅游发展的必经之路。”山东瀚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林朴介绍,以趵突泉为例,最近几年几乎逢节日就会举办相应的民俗文化活动,而且多有体验性、互动性,吸引了不少游人。
  济南国信国旅总经理张晓国也表示,自然山水景观让人们的欣赏停留在感官上,是比较浅层的。现在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创新开发出一些民俗产品、文化产品,也能有效地留住回头客。尤其是在中秋这种传统节假日,或许能打破景区惨淡的困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