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火车站说一声“再见”
2014年09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德州火车站广场上的售卖商店已开始拆除,为站房的搬迁改造做准备。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9月8日,中秋节当天,德州火车站改造前的准备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老火车站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少车站工作人员还专门在休息空隙在老火车站站前合影留念,以此留下记忆中的老车站的样子。
  上午10时许,火车站候车室前的树荫下坐满了乘凉的旅客;广播里反复播放着一些乘车的注意事项;进站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出站口零散地站着翘首等待接站的人……这一幕幕情景对于每一个经常出门的人再平常不过,然而因为火车站老站房即将告别历史舞台,给这一切都平添了些许伤感。
  火车站东侧的两家老超市已经陆续被拆了,斑驳的门头房的牌子上还能依稀看到“平价超市”几个字;栅栏外零星地站着几个特地骑车赶来的市民用手中的相机亦或手机为老车站留影;火车站客运室的办公桌、柜子上都贴着大大的“搬”字,从9月9日开始,它们就要一一被搬到临时站房,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们也在商量着趁休息的空隙一定要去老火车站前拍张合影,留住那些逝去的光阴,留住那些相聚的欢喜,留住记忆中老火车站的风貌。
  五十多岁的孔女士在火车站门口卖了十几年的报纸,从2010年开始,孔女士就常常会听到周围的人议论老火车站要改造了,消息传了一次又一次,却终究没有落实。“这一次,怕是真的了。”孔女士说,她不知道老火车站搬迁后她还能不能继续在临时站房附近卖报纸,她希望临时站房的客流量更大,这样买报纸的人就更多了。
  无可回避,时代的刻刀已经深深嵌入老火车站的肌肤里,经历56年的风雨洗礼后,这座老德州人熟悉的建筑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很多年以后,一定会有人怀念起这个已经略显陈旧的车站,想起这座有着古朴气质的老站曾经承载的记忆与梦想。
      本报记者 李榕
玉米地里的童年
  不在老家久住已许多年,村里孩子已叫不上名字,不过看模样就能知道是谁家的娃。往年中秋都要忙秋收,而今年农历过得有些着急,鲁西北村子里的孩子们可以稳稳的过个节了。走在两侧都是玉米地的田间小路上,抬头看天,好熟悉……
  童年的秋天,装完一车玉米,躺在车上晃晃悠悠地回家,那时头上正是这片天,没有云,面旁的风透着丰收的味儿。村里的孩子秋收时总要帮家里干些活,我也不例外,玉米地里我跟着大人掰玉米,花生地里跟着刨花生,棉花地里去“捞”棉花。最不能忘记,干着干着活儿,母亲神秘地掏给我一个苹果,我会连皮一同吃掉。
  不过,忙秋会很快过去,我也终于可以挣脱樊笼,在玉米秸秆垛里同小伙伴们捉迷藏,去冰凉的雨里偷一种玲珑的黄山楂,去放松警惕了的鱼塘里捞两只欢虾,去打人家房后诱人的桑梨,去捉老土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还偶尔冒险捅下树林里的蜂窝……
  沙土堆是童年很好的玩具,我们在沙土里装着午餐“搞运输”,哼着儿歌“开隧道”,还会挖下大大小小的陷人阱。后来,带着成熟的思想,我们将陷人阱发展到了乡村土路上,是在行人出没较多,都要步行而过的打水路上。分工合作,有放哨的,有秘密工作的,没有导演却配合得十分默契。
  秋把绿叶熬作了黄叶,风又把黄叶吹干,堆在墙角。家里的花生晒干了,河堤上的火,烧起来了,我们又开始计划着去河堤上烤花生……
       本报记者 徐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