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镇张贤刚老人乡情真浓——
八旬老人七年写15万字村史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肥城孙伯镇岈山村的张贤刚老人,从78岁开始整理岈山村的村史,“大事记”从清康熙年间建村之初直到现在,手写的初稿超过15万字,详细介绍了60多年小村的发展变迁。第一本《岈山村史志》出版后,张贤刚又开始准备续写,但由于患白内障不能长时间写作。他想找个喜欢写作的人,把村里的事续写下去。
  手写15万字村史
八旬老人不敢马虎

  张贤刚是土生土长的岈山人,种了一辈子地,今年85岁,用他的话说,“自己已经是黄土埋到脖子的年龄”。他小时候上过私塾,解放后上过泰安师专,平时种地之余喜欢写写画画,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    
  2008年村里准备修路,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岈山人伸出援手,村里人提议用文字把岈山村的发展变迁记录下来,此外岈山村是有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是八路军的后方医院,有很多感人故事,张贤刚说,经历过那段红色历史的人不多,能写成文字的人更少,当时村民一致推举78岁的他来编写岈山村史志。
  “在这个村生活了一辈子,年老了总想为家乡做点儿什么。”接到任务的张贤刚有了新的“工作”,每天他就带着一个小本子,到田间地头、大门小户,搜集资料积累素材,天天到老党员、老村干部家里请教。直到2008年10月,他认为自己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才开始动笔整理。
  写村史的张贤刚忙起来,吃饭都顾不上。“就你喝的那点儿墨水,能画出个什么葫芦瓢?”每当他回家晚了,老伴就“笑话”张贤刚,而他却一直坚持,多次到村民家里登门核实情况,有时为了一个数字、一个时间,一个事件,要反复核对好几次。“这种事可不能马虎,留下来就是可供大家参考的准确资料。”
  经过3年多努力,他克服体弱多病、创作环境差等困难,把15万字的初稿完成。整个史志共分九篇、二十二章,一百零八节,记载了岈山村从建村以来的历史改革、世事变迁、建设发展、文化贡献等。
当年怎么藏伤员
老人多次钻地道观察

  说起自己亲手编写的《岈山村史志》,张贤刚不用看就能把整体构架讲出来。“大事记记录了从建村之初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发展进步的事件,后边分九章详细记录近60年的变迁。”从岈山第一个党支部建立,抗日战争救护伤员,解放战争支援前线,到解放后村里打井、通电、修路,每件事的时间和经过,都有详细的记录。
  写作中,为查清与村子相关史料,镇上史志办成了他常光顾的地方,从《肥城县志》、《东平县志》到《泰安县志》,他查阅大量史料,光笔记就记厚厚一大摞。
  岈山村是一个老村,更是“红色革命老区”。对“红色岈山”这段历史,他更是不厌其烦查阅资料、请教乡亲。“抗日战争开始,我才八岁,直到解放战争那段时间,很多事我都经历过。”他说,当时岈山村成立后方医院,为救护伤员,各家各户都挖地道、在山上建石屋,“我家住过一名伤员,老家是河北的,农户对住来伤员跟自家人一样。”现在山上还有地道和藏伤员的石屋,为了写村史,80岁的张贤刚多次去观察构造,回忆当时情形。
  张贤刚介绍,村委会有记录的部分历史资料,但革命年代的故事还是需要经历过的村民描述。张贤刚经常光顾刘圣齐等几位老村干部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他带着笔和本子,听大家口述过去的故事,他用笔记录下来,回家整理。“写村史就跟着了魔一样,白天出去找素材,晚上回来整理到很晚。”张贤刚老伴说。
  几年中张贤刚积累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村里的轶人趣事。他认为,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和时间,单凭传说去编写不够严谨,还要有足够的史料进行佐证,“只有把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还原历史事件。”
眼睛不听使唤
想找后生接班

  2012年,整理三年多的村史手稿写作完毕,村委会帮他找印刷厂排版校对,200多页《岈山村史志》印刷出来,家家户户都免费领到一本。
  “俺写村史不图别的,就是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面可以借鉴的镜子。”张贤刚把写村史看得很重,他说,把过去的事准确记录下,是对历史负责,对乡亲们负责,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能整理出这么详细的资料,很不容易。”村民说,他们都把领到的村史交给孩子好好保存,要把村里故事代代传下去。
  第一本村史印刷后,张贤刚又计划续写村史,“第一本记录并不全面,还有岈山的开发,环山路建设,都没记下来。”近两年,患上白内障的张贤刚不能长时间看书写字,但他把想到需要补充的提纲,整理了四页稿纸。
  “我不能写了,但岈山村也需要有人把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他说,他想找到一位热心人,把自己的村史继续写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