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交钱,不按项目按病种
黄岛区人民医院试点“打包”治病,三百余患者自负费用下降
2014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22日讯(记者 杨林) 规定某种病的治疗总费用和治疗步骤,黄岛区人民医院已经试行了一年多,303名患者实现按临床路径“打包”治病,告别按项目收费的传统治病模式,自负费用也出现下降。
  22日,记者从黄岛区人民医院获悉,由国家卫计委和英国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院(NICE)联合推进的中英“中国临床路径和支付方式改革实践与传播”项目自2013年8月在该院启动以来,符合入径标准患者387例,实际入径351例,完成路径303例。
  “简单地说,这个项目就是把常见病的治疗分为几个阶段,给医生制定几个治病步骤,医生必须严格按照步骤来做。治疗前给病人看,让病人看个“明白病”。”黄岛区人民医院院长丁宝国说,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既要解决目前按项目付费带来的过度医疗问题,患者因担心费用导致该做的检查不做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此次试点项目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出血、脑梗塞四个病种,由中英专家联合设计临床路径,并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国家标准、国外经验和本土诊疗实际反复测算付费标准,每个病种都有严格的项目执行列表。
  项目对四个病种的合并症进行了“打包”式的支付改革。例如,慢阻肺无合并症,定额标准为1.1万元;慢阻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任一并发症或合并症,定额标准1.15万元;合并以上任何两种、三种、四种、五种并发症或合并症时,定额分别为1.18万元、1.21万元、1.23万元、1.24万元。而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不仅与合并症“打包”制定定额标准,连康复治疗费也一并计入其中。
  “患者超支不补,结余归医疗机构。”丁宝国说,四项临床路径试点病种的医疗报销额度也优于其他病种,参与临床路径的城镇职工医保报销82%,城镇居民参保和新农合参合人员报销75%。
  根据对比,试行临床路径定额付费病例较按项目收费一年来,患者自负费用下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