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得在签到簿上给母校提意见
莒县一中90周年校庆注重文化性和发展性
2014年10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部分校友参观一中校史馆。 本报记者 彭彦伟 摄
     本报10月7日讯(记者 彭彦伟) 6日上午9点,在莒县一中操场,莒县第一中学师生艺术汇报演出暨九十华诞庆典仪式在一中操场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校友齐聚一堂,共同为母校庆生。当1943级校友、今年85岁高龄的蒋恺泽老人与13周岁的高一学生于晓伟携手登台演讲时,不少人感动得潸然泪下。
听完老校长演讲
不少人眼泛泪花

  6日上午8点,在莒县一中,伴着抒情的音乐,从天南海北涌来的校友们依次而入。有两鬓斑白的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都在一中毕业,便一起前来,让校庆更像一场“家庭聚会”。李先生今年65岁,当年在一中上的高中,得知校庆后,李先生起了个大早,好好打扮了一番。“能被邀请也是一种荣幸,见证了一中这么多年的变化,心里感慨也非常多。”李先生说。
  上午9点,校庆正式开始,没有仪式,没有领导讲话,全部是由校友自发组织的一些文艺节目。老校长洪国梁的演讲让许多人眼中泛着泪花,许多年过半百的学生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当最老校友蒋恺泽与最年轻校友于晓伟一同登台时,全场的气氛达到顶点,一头白发的蒋恺泽揽着于晓伟,一老一少站在台上更像祖孙俩。蒋恺泽今年85岁,是1943级的学生,毕业已经68年了,除了耳朵稍微有些背,身体非常好。
  蒋恺泽在讲话中说,“首先感谢一中这么多年的培养,今天站在这个台上,看着下边这些孩子们,真是感觉一眨眼功夫。”蒋恺泽的讲话全场鸦雀无声,仿佛是一出穿越剧,人们跟随着她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虽然大多数人无法体会,但这种校友情将他们串在一起。于晓伟2001年出生,今年只有13周岁,她的声音还有些稚嫩,但讲完话后,台下的校友们都起身为她鼓掌,为一中的未来鼓掌。
校友为母校提建议
“比褒奖更有价值”

  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会代表上台讲话,北京校友会会长蔡超的讲话用一个‘爱’字贯穿始终,“当年学校和老师对我们的爱,现在我们对母校以及对老师的爱,以及我们校友之间的爱,所有的爱都在一中汇合,因为爱让我们成为一家人。”蔡超说。同时蔡超也向师弟师妹们发出邀请,欢迎他们报考北京的学校。
  整个活动在浓浓的亲情中进行,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家都被带回自己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忆往昔,更畅想未来。
  莒县一中校长侯月映介绍,本次校庆坚持突出文化性,体现亲情性和发展性,坚持节俭办校庆的原则。不发礼品,不摆酒席,不设主席台等。参加校庆的校友,在签到簿上,还须对学校发展提一些建议。“对我们来说建议比褒奖更有价值。”侯月映说,该校还将以校友搭台,邀请一些专家走进莒县一中给学生们开讲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