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诺奖
2014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中,罕见地出现四位华人面孔,但随着各个奖项逐一尘埃落定,满心期待的国人又不得不重温那分熟悉的失望心情。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舆论声音却不止于“钱学森之问”,而是更为复杂多样了。
  □崔滨

  复杂多样的声音涌现在一个“过山车”式的诺奖揭晓过程中。起初有着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名单,13年来罕见地出现四位华人面孔,而且全面分布在物理、化学和医学领域。只是“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并未持续多久。
  6日,华人钱泽南在生理学或医学奖项上,败给了被称作“夫妻学霸”的挪威学者莫泽夫妇。7日,因讨要报酬引发争议的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突破张首晟、杨培东两位华人学者的“包围”,斩获物理学奖。等到8日,华人学者邓青云又无缘化学奖,国人的期盼灰飞烟灭。
  从满心期待到大失所望,情绪上不免出现愤怒甚至怀疑。《法制晚报》率先通过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葛惟昆之口,批评诺贝尔奖“领域隔年”和“锦上添花”的评选潜规则,认为这种轮流在一群羊身上薅羊毛和论资排辈看名望的评奖方式,自然容易扼杀像杨培东这样的43岁新晋学者。
  不过,这种带有辩驳意味的言论,很快就被另一种声音所取代。因为隔壁日本科学界大有比肩诺奖大户以色列的“暴发户”姿态,还是让舆论难以忘怀对中国教育的抨击。搜狐财经评论作者徐康宁在《日本科学家得诺贝尔奖拷问了谁?》一文中指出,“日本人得诺贝尔奖,尤其是得诺贝尔科学奖,最为关心并在意的应该是中国人了。”
  在这篇拿“别人家孩子”说事的评论里,徐康宁犀利地提醒国人:“有这么几年,多数中国人不怎么放眼东洋了,认为中国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日本,但是,为什么今天中国不少科研院所有那么多的经费,科学家有那么好的条件,研究成果却没有赶上去呢?问题不出在经费,不出在研究条件,而是出在其他,其中包括制度,包括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文末提出的“心态”,少有地点出了中国人最为欠缺的东西。就像和讯评论作者刘海明在《揣摩诺奖的“潜规则”有点酸》中指出的,“拿中国潜规则的行规,用猜疑的办法曝诺奖‘潜规则’的光,也许能让中国公众心理获得短暂的平衡,怎奈这样的疗治方式有点饮鸩止渴的感觉。”
  社会浮躁,连带对科学界的心态和期望也变味走形。《新华每日电讯》8日在《诺奖又热》的综述中,便挖出国庆前在社交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段子,“看看最近的几则重大新闻:阿里巴巴上市,马云一举成神;谢霆锋与王菲香闺密会,一边骂声四起,一边祝福漫天;丁肇中团队发现暗物质新证据,一片沉寂。”
  这篇评论的观点很明确,科学探索是项长期持久且非功利性的“学霸”炼成之路,应该保持与世俗社会“以名利论英雄”的距离,在荣誉的获得上,应更多遵循“无心插柳”的原则。
  不过,在眼下大环境里的中国科学界,又该如何培养宠辱不惊的心态呢?
  《京华时报》7日的特约评论《我们的道路自信是否需要诺奖》,便围绕科学界应有怎样的“心态”展开分析:“只想在一切排行、评奖中争金夺银,是一种迷失。每个国家、民族都应该沿着自己的历史与现实,走上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这不是竞赛,至于获奖,更应是竞赛外的‘副产品’。”
  当然,国人之所以对诺奖念念不忘,源于百余年积贫积弱的近代史,“让我们在面对教育、科研与文化的发展时,也抱着‘只争朝夕’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希望一天催生个胖小子、百米冲刺摘得‘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所以,正如该篇评论指出的,这样的浮躁“是危险的。诺奖虽是世界性的,但评奖则是‘别人家’的,文化偏向、偶然性都势在难免。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对一个民族,比什么奖都更重要”。
  这种说法确实有宽慰人心的作用,但所有的自信都源自于实力,不在象征着世界科学高峰的诺奖上取得真正的突破,中国科学界的成色依旧不是十足。
  《长江日报》就把思路转回那份撩拨起国人“冲诺”狂热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名单,用《名利高帽需少戴,科研要“光头”》一文,激励中国学界,“近十年来,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研究,在学术论文领域的前沿性与专业性已经跻身国际一流行列。”但同时要看到,“科学家不能深陷名与利的‘泥潭’,背负太多‘名利帽’。耐得住寂寞、平凡甚至贫苦,去除浮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中国的科研事业才能真正领先世界。”
  至于普罗大众,虽然没有同胞斩获诺奖,但“夫妻学霸”的故事已然足够励志。在社交媒体上,国内最大的医学专业网站“丁香园”和科普站点“果壳网”,都在激励“学渣”们:“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成为学霸,和你一起拿诺贝尔奖。”
  苦求诺奖的情怀,就这样在复杂的舆论场中,亦庄亦谐地继续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