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旅游业带来更多惊喜
2014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十一”黄金周期间,德州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纳入全市假日统计的七个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8.42万人次。
  出门旅游历来是国庆假期的一道“硬菜”,拉动假日经济的作用毋庸赘言。如今旅游慢慢演化成黄金周的“必点菜”,景区人满为患的场景屡见不鲜。百余万游客来逛咱德州,有些景点自驾游超九成,对于先天旅游资源并不充裕的德州来说,这着实是一个可喜的积极变化。回首往昔,德州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景区景点遍地开花,再到整个行业风生水起,来德州玩的人更多了,旅游景点更舒适了,这些美好画面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这个七天假期,上百万的游客涌入德州,仅齐河泉城海洋世界就纳客20.09万人次,来自北京、天津、济南等周边省市的自驾游游客呈井喷式增长。作为一张城市名片,如今德州旅游业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几年的大项目建设,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德百温泉度假村、武城四女寺……一个个旅游大项目落地生根,旅游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家门口的旅游越来越红火,对客源市场的辐射力越来越强。旅游渐渐做大做强,受益的不光是景区,还有餐饮、住宿、交通等诸多相关行业,以及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
  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德州的乡村旅游也步入了快车道。在建提升的乡村旅游项目超过20个,全市18个村110户农家乐完成改厕改厨,新增省级乡村旅游培训基地10家。一大批采摘客涌入果园,携着家人享受田园风光、体验农家大餐,刨花生、挖地瓜、骑马射箭等体验式旅游的路子越走越宽。
  当然了,德州旅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期待。相比于青岛、泰安、威海等省内成熟的旅游城市来说,我们的旅游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譬如各个县市区的旅游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缺少有吸引力、震撼力的大项目,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资金、土地、人才等因素仍然突出。再就是市、县两级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也是旅游业的一个发展桎梏,举个正面例子,呼和浩特市每天都有免费的环城公交,为来访的游客提供了不少便利。
  勋章仅仅代表过去的荣耀,我们企盼明天的德州旅游,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医改目标应瞄准“看病不贵”
  10月1日起,德州市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乐陵、庆云、齐河3个县市7家公立医院试点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至此,德州已有4个县市试点改革。值得称赞的是,试点改革的县市增加,受惠的百姓越来越多。可也有公众担忧,药价降了,诊疗费涨了,患者看病贵真的能解决吗?
  “以药养医”是医疗行业的痼疾,医药商拿出高额销售回扣,鼓动和利诱医院大夫给患者开出大量高价药,因为过高的看病成本,不少患者倾家荡产,甚至迫不得已放弃治疗。这让患者大大丢失了对医生的信任,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矛盾。所以,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就是让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职,而不是充当药品推销员的角色。
  无可厚非,这样的改革初衷和方向是对的。但如果上涨的诊疗费和手术费,超过了下降的药费,是不是意味着,即便药品零差率,老百姓的看病成本依旧没有降低?公众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因为药品零差率和解决看病贵,并不能简单画等号。零差率是说所有药品按实际进价销售,那么问题就来了,医院的药品进价是不是足够低呢?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医院药品的选择和定价是科学合理的,在此基础上的药品零差率才有意义。
  此次启动试点药品零差率,德州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方案,提高了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无可置疑,调整的初衷是好的,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收入所占的比重,进而形成科学的“养医”机制。但怕就怕在实行过程中,反而是药品支出减少的这一块,远不及医疗服务费用增加的这一块。如何避免这样的改革反作用力,又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判断一项改革,不仅要看改了什么,还要看效果怎样,百姓满意才是衡量的标尺。如果“以药养医”真能破冰,自然应该点个赞。但就目前来看,可能还只是“乐观”了一点。因此,药品零差率只是第一步,期待真正打破“以药养医”,最终解决“看病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