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站准位置,才能把“球”踢好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难题怎么破?支持政府来踢“球”,通过官方的引导和规划,给从事体育活动提供更充裕的条件。如果没有科学统筹的规划,急功近利的逐利行为,只会不断压缩全民健身的空间。
 评论员观察 娄士强
  昨天上午,想必很多人都看到了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务院发文“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事实上,这话只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的一句,之所以被媒体的小编们选作标题,还是因为足球一直以来最能戳中国人的痛点。
  时至今日,中国足球市场化、职业化也已进行了二十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清,振兴一国足球的事业远非几个财大气粗的土豪就能玩得转的。俱乐部引进的球星腕儿再大,也改变不了注册球员不足万人的尴尬;俱乐部和足校搞得再红火,也扭转不了城市里球场稀少的整体环境。更何况,市场化了的俱乐部,自然要以商业利益为导向,从国家队与俱乐部之间对球员的争夺也不难管窥两者之间的矛盾。
  难题怎么破?支持政府来踢“球”,不是说举国体制加码,而是通过官方的引导和规划,给从事体育活动提供更充裕的条件。国务院此次发布的意见,亮点就是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三大球不过是开展这项事业的切入点。要知道,在足球之外还有篮球、排球、羽毛球,还有大妈们热衷的广场舞等等,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如果没有科学统筹的规划,急功近利的逐利行为,只会不断压缩全民健身的空间。
  既然是国家战略,就不光是建成多少个球场的事,球场上得有人,人得有运动的闲暇时间。加班加点的工作压力,夙兴夜寐的课业负担,同样是体育事业的“绊脚石”。而且,要想衡量健身是否取得了成果,也需要建立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得有机构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于是,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就成了事关国民教育体制、劳动薪酬制度、医疗卫生体系等方方面面改革的系统工程。
  当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需要人们以更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把体育当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非“成王败寇”的活动。以往我们走过以高考加分促体育发展的道路,目的没达到不说,还滋生了腐败。现在强调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就是要扭转那种功利思维,把热爱体育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毕竟,一个人的体质如何,关系着他的长远发展,而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更离不开具有强健体魄的国民。现在的国际竞争这么激烈,犹如逆水行舟,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已然刻不容缓。回头再看那些中小学生体质越来越差,校园运动会纪录十几年无人打破的报道,那句常用来调侃国足的话可谓恰如其分,“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