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研讨会在莱芜召开
教师用DV记录建模课程
2014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程凌润 通讯员 曹骥春 朱侠) 11月2日至4日,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研讨会在莱芜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数学建模专家、教授、学者、骨干教师共计500余人参加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别在陈毅中学、莱芜第二实验小学现场观摩了数学建模课程,部分教师还用DV机记录了整个课程。
  据介绍,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全国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承办、莱芜市陈毅中学和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与莱城区牛泉镇中心小学联合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数学建模专家、教授、学者、骨干教师共计5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议程有专家报告、教材解读、观摩课、说课与论文评选,会期为三天半。期间,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方运加,全国著名数学建模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马雪松,山东省教育厅教材中心副主任李红婷博士分别作了精彩的专家报告。
  11月3日,记者来到陈毅中学、莱芜第二实验小学观看了数学建模观摩课,优秀教师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教学。“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有同学有其它的方法吗?”在莱芜二实小观摩课堂,一名数学老师一边向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边让学生现场演示。另外,陈毅中学多媒体教室里,一名数学教师也用多媒体讲解了坐标与距离的关系,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发言。
  在观摩课所在教室的后排都坐着听课的老师,他们拿着笔记本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还用手机和相机拍下了精彩的瞬间,甚至有老师还自备DV机全程记录观摩课程。
  据了解,数学建模问题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英国,兴盛于八十年代的美国,30余年来它一直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数学教育界和大学生们着力研究的重点问题。我国的数学建模问题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在部分大学生中开展,中小学开展这项研究的还不够普遍。数学建模与用模问题是新课标着力强调的新理念,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也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