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鞭鼓舞成为商河人的乡思
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继福和他的鼓舞团
2014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古稀之年的张继福跳起花鞭鼓舞来仍神采飞扬。
  张继福在教授中老年人跳花鞭鼓舞。
  张继福将花鞭鼓舞带进了校园。
  年轻时的风采。
   本报见习记者 李云云                   
  他是花鞭鼓舞的第四代传承人,从小练习,多次登台;他是质朴的民间艺人,无私相授家学,无偿馈赠花鞭。古稀之年的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花鞭鼓舞走出商河,走出山东,走向世界。他就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继福。
从小练习,难忘登台糗事
  提到张坊乡苟家村,人们就会想到花鞭鼓舞,就会想到张继福。初见张继福,他热情地给大家展示了一段花鞭鼓舞。表演时,他挎一腰鼓于左胯间,两条花鞭上下翻飞,甩至背后、胸前、胯下,用鞭头的疙瘩击打鼓面,人随鞭舞,鞭飞鼓鸣。
  表演完后,他将皮鞭和花鼓抚摸一遍,让老伴认真收好。他说:“这些家伙什都跟了我60多年了,是我的老朋友了。”他七八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花鞭鼓舞。刚开始学习时,不得要领,身上都被皮鞭抽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我这人认死理,一咬牙一跺脚,有空就练,慢慢地就学会了,现在隔几天不打几下,心里就难受。”后来,无论是种庄稼、做货郎,还是外出打工,即便是“文革”期间,张继福都没有放下他的花鞭鼓舞。
  1958年,张坊乡业余演出队成立,14岁的张继福和父亲张风云一起加入了演出队,五十多年来,张继福参加了近千次花鞭鼓舞演出,获得近百次奖励。“演了这么多场,最难忘的还是那次德州汇演,差点就闹了笑话。”他解释道,1962年去德州地区文艺汇演,登台前没有检查花鞭,结果演到一半的时候,一用力敲鼓,花鞭上的结点断开了,鞭子一下子飞出了场地。他说:“看着上千观众,我当时就傻了,丢死人了,回家后差点挨揍。”也就是从那时起,无论自己演出还是别人演出,上场前他必须检查好所有家伙什。
冲破祖训,传授家学
  花鞭鼓舞的历史和技艺,是通过传承人身教口传而延续的。据张继福说,花鞭鼓舞是由商河县张坊乡王辛村王立礼、王立义兄弟,在清代末年创立的。王佃乙村的李国兴、王元风得到了王氏兄弟的真传,他俩不仅全面传承了王氏兄弟的花鞭鼓舞技艺,而且有所发展,成为花鞭鼓舞的第二代传承人。张继福的父亲张风云,是花鞭鼓舞第二代传承人王元风的女婿,顺理成章成了第三代传承人,到第四代传承人他这儿都是传内不传外。 
  他说:“花鞭鼓舞基本上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像我兄弟三个,就我一个人会打。”也正因为“传内不传外”的祖训,王佃乙村和王辛庄村的花鞭鼓舞都失传了。在2010年前后,会跳花鞭鼓舞的不足十人,这深深触动了他。有天夜里,他突然坐起来对老伴说“我要将花鞭鼓舞教给大家”。原来他白天的时候去县里办事,看到学校的小朋友都在跳鼓子秧歌,他问了十几个小朋友,没有一个人知道花鞭鼓舞。当时他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花鞭鼓舞消失在我手里。”
  他的决定可“苦”了老伴张清兰。张继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跟他学习花鞭鼓舞的人,他都会赠送花鞭,亲自自费去天津购买牛皮做皮鞭,而这花鞭都出自张清兰之手。张清兰笑着说:“为他编了一辈子的花鞭,没想到临老临老,工作量更大了。”为了花鞭好看,要不同颜色的毛线缠起来,老人一天也就缠三个。随着学艺人的增多,张清兰农闲时候的所有时间几乎都用在编鞭子上,就是寒冬腊月,老人也没闲着。邻居见了她,都笑称“你都成编鞭姑娘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