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涛:
温暖读者心底的那道阳光
2014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骑着电动车穿行在每位读者之间,鹿涛感受着温暖也传递着温暖。 本报记者 陈莹 摄
     几天前,报社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我要说一份感动。”来电话的市民叫刘国华,是《今日烟台》的一位热心读者。
  刘国华说,自己住在机场路张裕公司附近的宿舍区,让他备受感动的正是这个区域的发行员,“每次碰上,他都会从电动车上下来,将报纸对折好,双手递给我。”刘国华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去送孩子上学,隔三差五会遇到这位发行员,这位发行员的举动让他这一天的心情都特别好。
  “我自己也是在政府的窗口单位工作,跟客户这样接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刘国华说,有时报纸上有重要的新闻,这位发行员还会跟自己念叨一下,提醒别忘看了。
  虽然刘国华和这位发行员年龄相仿,他也跟发行员说了好几次别这么客气了,可发行员却一如既往,“只要这天见着他,心情都特别好。”
  “他很能代表报社这个形象。”刘国华说,一份报纸与读者接触最早和最多的就是发行员,与记者和编辑等岗位不同,有时这“亲密”的接触能让读者更加爱报纸。
一位读者打来的感谢电话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读者
  按刘国华提供的线索,记者在芝罘南发行站见到了这位让他备受感动的发行员——38岁的鹿涛。
  鹿涛是位特别内向、少言寡语的中年男性,听完了刘国华所说,他竟然不好意思地搓着手,涨红了脸,好一会儿才说,“这没什么,都是应该做的。”
  几年前,鹿涛在一个水产品加工公司工作,一次事故让他的左脚骨折了。“在家休养了一年多,后来的一天,我对象跟我说,咱报社在招发行员,我就报名了。”鹿涛说。
  在发行站站长刘新建的心中,有读者来电话表扬鹿涛,“那是一点也不奇怪。”来芝罘南发行站一年多,在很多同事的眼中,鹿涛就是一个特别本份,对人真诚,对工作特别认真的人。
  今年春天的时候,鹿涛在站里干活时不小心扭了有旧伤的脚,也许换做别人会请假,可他却“拉”着妻子一起送报,“工作哪能耽误”。话少的鹿涛说话也是简洁,但也直击重心。
感动别人,也被别人感动着
  别看鹿涛少言寡语,可干了一年多的发行员,在很多大爷大妈的心目中,这个实实在在的小伙子挺招人喜欢。
  “其实我也一直被大家感动着。”鹿涛说的“大家”,就是他所在辖区的很多读者们,“天冷了,或者突然变天了,有些阿姨和大叔还会特别叮嘱我,多穿点,别冻着,雨衣拉紧实点……”
  鹿涛说,每天送报时,一位住在佳隆学府的大爷都在晨练,看到自己过来,远远就跑过来,“跟家里人一样”。
  采访结束,鹿涛从发行站出来,骑上电动车前,他习惯性地将报袋整理了一下,将落在袋盖上的树叶弹落。
  因为脚上有伤的原因,鹿涛骑车很小心,记者不由得想起在采访时他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尤其到了冬天,下大雪,上班时天还没太亮,有一次在鲁东大学的大下坡,电动车突然打滑,整个就侧过来了。脚不好,不能再受伤,耽误家里事,也耽误工作上的事,很多人还等着早点看到报纸呢。”
  本报记者 陈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