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否放假,征民意别止于网调
2014年1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通过网络征求意见的形式虽好,但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要想了解真实的民意,还要多种形式相互配合,否则很容易以偏概全,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恐怕会引来更大的民意反弹。
  昨天,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网络调查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春节假期是否包括除夕,结果显示,超7成网友表示支持恢复除夕放假。
  说到除夕是否放假问题,仅1999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首次修订以来,就反复“折腾”了多次,去年的安排还让假日办招来了不少批评的声音,有不少网友表示除夕当天要打去电话“查岗”,想看看给全国人民安排节假日的这个机构,是否真的在上班。从这个角度看,提前通过网络征求意见多少有些进步,只不过这网络调查的结果究竟能否反映真实的民意,还是值得审慎考虑的。
  单从本次调查来看,“超七成网友支持除夕放假”这一结论,本身的“水分”是比较大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两成多的被调查者是除夕时早已过起了寒假的学生。而且调查的样本相当有限,那些没看到调查或是没有条件参与调查的人,他们的意见恐怕就被忽视了。更何况,从以往的网络调查来看,往往是期待改变现状的人积极参加此类调查,这或许也是导致调查结论“一边倒”的重要原因。
  由此不难看出,通过网络征求意见的形式虽好,但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关键问题就是开展调查的相关部门如何看待以及如何利用这样的调查结论。现在就存在一种现象,有些部门或地方在推行某项政策之前都会开展类似的调查,往往也把相关结果作为关键的决策依据。似乎只要搞个调查问卷在网络上一发布,就等同于尽到了征求民意的责任,也不管调查选项是否真的包括了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也不在乎参与调查的是否具有代表性。
  显然,把片面的网络调查结论与民意画等号是懒政的做法,也把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了。要知道,网络调查再便捷,也不过是个手段,征求到真实的民意,出台符合民意的政策,才是最终的目的。从除夕是否放假的调查中也能看出,不同的群体甚至不同的个体,总是会有不同意见,即便在网络条件下,要想了解真实的民意,也要多种形式相互配合。否则的话,很容易以偏概全,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恐怕会引来更大的民意反弹。
  再回到春节假期的话题上来,相比于除夕是否放假,相信很多人更担心的是,春节的放假安排还会像过去几年那样,不断地变来变去,这春运的火车票都开卖了,回家的行程还定不下来。这客观上还是在给网络背后的相关部门和单位提要求——在更全面、更深入调查民意的基础上,做出更稳定的假日安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